看板 redmaple
作者 標題 [閒聊] 近日閒談(丙申年秋)
時間 2016-10-12 Wed. 23:23:41
由於即將返美工作,這兩三個月馬不停蹄地到處奔波。
完成了許多事情,也延伸了許多待處理的事情。
時光飛快流逝,許多故事有了新的進度,比如王小夥總算覓到了一個適合的歸宿,
小健亦順順利利地成長,就連芸姨與靈兒,竟也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新發展。
在親人方面,姑丈看似已然逍遙乘風而去,不知仙蹤。
爺爺卻是與我在意料之外的機會下相遇,他仍是心繫著子孫們。
本該離去的妹妹,也有了新的故事與際遇。
可以寫的故事很多,但是我實在過於忙碌。
上天給予每個人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公平的時間,想作的事情太多,
最後這些事都變得一拖再拖。
夏天時,了凡四訓翻到一半斷尾了,許多相關的資料早已整理出來,卻找不出時間一一細寫。
(都已經拖到我自己看不下去,更別說更早的桃花SOP跟唸經的原理了。)
回信的速度也變慢了,收到不少信件,但是每當正事忙完,幾乎再也沒力氣回覆。
這兩三個月的時間,我跟小竹儘量擠出能相處的時間,跑了台灣不少地方,
從最北到最南,從東到西,從海岸到山邊,用力地看了許多風景,見了許多人。
這裡面也有很多心得與故事,如能一一寫下,也是不錯的題材。
但是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如果沒有把握時間馬上寫下,累積的要事多了,想寫的東西一定會拖。
在面對作不完的正業上,拖延實在是很無奈的選擇。
在這段時間裡,我也抽空到各大圖書館,找了許多資料與文獻作一些過去十分感興趣的研究:
這些主題往往都是環環相扣的,為了考證善書,就得研究明清時代的宗教史、社會史與各類民間宗教。
隨著移民遷居台灣,帶來這些宗教與信仰,它們如何本土化,在寶島上蓬勃發展與開花結果,
又有許多充滿潛力的主題。
回想起這個過程,我想是相當令人感到有趣的。
我從在大學時代開始接觸修行,為了拼湊自己的"回憶"碎塊,開始對明清史產生濃厚的興趣,
不厭其煩地在閒時大量閱讀明清時期的史籍。有賴這個基礎,了凡四訓裡面的許多細事得以追尋考證。
在考證的過程中,為了研究相關的善書與當時的時人信仰,我開始研究明清時代的民間宗教。
研究明清民間宗教後赫然發現,至今在台灣有許多宗教行為,都可以剝開許多層壘的外皮,
往過去追溯源頭。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過去我不明白的現象,我明白了。
比如,為什麼中土的一些靈界習慣跟佛經講得實在有部份差別,因為佛經講的是在佛陀時代,
印度人(或印度靈界)的世界觀,而各地靈界確實有區別,那自然靈界習慣會不一樣。
比如,為什麼台灣的境主神數量會那麼多,七月為何廟宇多不辦事,為何其實鬼眾是分批放出,
而不是一齊放假。為什麼道教跟佛教兩個完全不同的體系,可以在中土各自共存地那麼調和。
所謂的民間信仰與二教之間的關係,又是怎麼一回事。
為什麼會有抓交替這種事,為什麼神靈的能力是有限的。
為什麼有各式各樣的派系,為什麼有新興的靈山派,為什麼大廟裡面,有各類風格的神祇,
為什麼修羅神其實是天府轄下不可或缺的腳色。又為什麼許多高階神靈寧可當個閒雲野鶴。
還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為什麼。每當一個為什麼的謎底逐漸被解開,
我好像就向真理又小小邁出了一步。
至於在這樣的世界運作裡,我們人是很邈小的,又該如何自處與自勵呢?
這又是一個非常值得持續研究與發揮的問題。
這些東西是永遠寫不完的。
如果我有時間的話,我希望可以慢慢一一寫下來。
我過去一直擔心,當自己不斷進步,智慧更為融通,
眼界也隨之開闊的同時,回過頭看早期曾寫出的那些東西,會發現許多誤人誤己的錯誤。
然而令我感到欣慰的是,這個擔憂就目前來說,仍算是多餘的。
--
※ 作者: ga037588 時間: 2016-10-12 23:23:41
※ 看板: redmaple 文章推薦值: 13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3890
( ̄︶ ̄)b WeihsiuChen, chin327, Milet, reanlee, eesuemico, Qi52588, seretide, dimcjo6u4, bmw328terry, MKBF 共 10 個人 說讚!
2樓 時間: 2016-10-13 17:37:04 (台灣)
推
+1
10-13 17:37 TW
我最期待的是念經的原理,ptt上原始佛教與大乘佛教爭論不休,末學希望能從令師也就是從神尊口中了解佛經與神咒的真實與來龍去脈。
這要花點時間整理,等我有空的時候來弄弄,最近實在忙到沒力氣了。
4樓 時間: 2016-10-14 12:40:34 (台灣)
→
10-14 12:40 TW
不免擔心這些錯事是不是也有我的一份,希望不重蹈覆轍,希望早日了結所欠。
古今中外,糜爛到令人無法置信的地方很多,數不勝數,其實不用想那麼多,這叫集體共業。
8樓 時間: 2016-10-16 21:18:09 (台灣)
推
(編輯過) TW
阿, 忘記推, 不推不尊重, 推了卻著相...呵呵
不推其實沒有差啦...虛名實在也沒什麼實際的作用。倒是大家踴躍討論,比較有差別。
11樓 時間: 2016-10-21 11:51:51 (台灣)
→
10-21 11:51 TW
集體共業集體受,別業得自己消,說來要謝謝您的 SOP。
彼此加油,我最近比較累...很多信與很多文沒時間處理orz
13樓 時間: 2016-10-22 19:32:29 (台灣)
推
10-22 19:32 TW
對於您此次所提到的問題深感興趣,希望丹大真能有時間來與大家說說您的見解(所聞)。知識的傳遞以及善念的散播是永不可缺的,您說是不是呢?^^ 祝您一切順利~
15樓 時間: 2016-11-11 15:33:15 (台灣)
推
11-11 15:33 TW
在民俗版看到丹大大豹溪的文章,很有趣,有打算收錄在網站中嗎 ?
那我找時間再整理一下好了。
16樓 時間: 2016-11-14 20:35:00 (台灣)
→
11-14 20:35 TW
好高興看到日本神社的新番。年輕瘋幕末戰國,勤跑京都靈山護國神社、池田屋、本能寺,現在年紀漸長,逐漸能體會背後的無奈了。
→
guest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