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ott
作者 標題 UML 2.0 中一共定義了13種圖示
時間 2010年01月27日 Wed. AM 08:57:02
UML 2.0 中一共定義了13種圖示(diagrams)。
為方便了解,可分類成右側的結構。
![[圖]](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f/Uml_hierarchie_des_diagrammes.png)
結構性圖形(Structure diagrams) 強調的是系統式的塑模:
類別圖 (Class Diagram)
![[圖]](http://www.uml.org.cn/oobject/images/classDiagramInitial.jpg)
元件圖(Component diagram)
![[圖]](http://www.agilemodeling.com/images/models/componentDiagramUML2.jpg)
複合結構圖(Composite structure diagram)
部署圖(Deployment diagram)
物件圖(Object diagram)
包圖(Package diagram)
行為式圖形(Behavior diagrams) 強調系統模型中觸發的事件:
活動圖(Activity diagram)
狀態機圖 (State Machine diagram)
使用個案圖 (Use Case Diagram)
溝通性圖形(Interaction diagrams),屬於行為圖形的子集合,強調系統
模型中的資料流程:
通信圖(Communication diagram)
交互概述圖(Interaction overview diagram) (UML 2.0)
循序圖(Sequence diagram)
時間圖(UML Timing Diagram) (UML 2.0)
協定狀態機是狀態機的子變種。它用來塑造網路通訊協定模型。
UML 並不限定 UML 要素型別非得是某圖形上的型別。
一般來說,每個 UML要素大約會出現在圖的所有型別。
這種彈性在 UML 2.0 部分被限定。
為了要保持工程圖的傳統,在您的 UML 圖上加註用途、約束、或意圖永遠
無傷大雅。
UML 2為了符合模型驅動架構(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的需求做了
大幅度的修改除在圖形基礎上擴充及變化了部份的展現方式外,也增加了
一些圖形標準元件,比前一版多出了由循序圖與互動圖所混合而成的
互動概圖(Interaction OverviewDiagram)、強調時間點的時序圖(Timing Diagram)
與合成結構圖(Composite Structure Diagram),此外,在UML2中,
UML1合作圖轉變為通訊圖(CommunicationDiagram),且在循序圖中也添加了
互動框(InteractionFrame)的概念,還有增加一些運算子(如sd、loop、alt等)。
同時,UML2支援模型驅動架構(MDA)倡議,提供穩定的基礎架構,容許軟體
開發程序增添自動化作業。
此外,MDA把大型的系統分解成幾個元件模型,並與其他模型保持連結,使得
UML更加精確。
http://zh.wikipedia.org/zh-tw/统一建模语言
--
※ 來源: DISP BBS (http://disp.twbbs.org)
※ 作者: ott 來自: 118.166.4.118 時間: 2010-01-27 08:57:02
※ 編輯: ott 來自: 118.166.4.118 時間: 2010-01-27 08:58:53
※ 編輯: ott 來自: 118.166.4.118 時間: 2010-01-27 08:59:14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395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