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ott
作者 標題 三焦
時間 2010年02月05日 Fri. PM 12:40:22
![[圖]](http://hk.earlaser.org/calpa-43/images/ss-sj-m.jpg)
三焦是中醫特有的概念,在西醫解剖系統並沒有類似功能或器官。有些人更
提出三焦有名而無形的說法,三焦實際是上焦、中焦、下焦的統稱。雖然已
有人提出幾種學說如三焦為胰腺學說及三焦為整體代謝學說,至今,仍未有
確切的定論。
從中醫的角度看,上焦位於橫膈膜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位於橫膈
膜以下,臍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位於臍以下的部位,包括肝、腎
、小腸、大腸及膀胱。﹝有關三焦位置的傳統描述,只是三焦的功能分類,
並不代表臟腑的解剖位置。﹞
中醫認為三焦與身體中氣的活動及水液運行有關,《黃帝內經》對三焦的功
能有這樣的總結:「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霧」指上焦的宣發功能﹝包括肺及心﹞。在這功能中,氣、血及津液會被
宣發、布散全身,如霧露之溉,故稱「上焦如霧」。「漚」指中焦的消化功
能﹝包括脾及胃﹞,當脾胃運化及腐熟水穀食物時,水穀會被分解消化,如
化為泡沫的過程,故稱「中焦如漚」;「瀆」指下焦排泄濁物的功能,下焦
﹝包括肝、膽、腎、膀胱、大腸、小腸﹞會分開清的部分與濁的部分,並將
濁的部分排出體外,這些廢物就如沼澤一樣,故稱「下焦如瀆」。
此外,三焦被認為是營養及水液的運行通道。如《黃帝內經》所說:「三焦
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即在身體中,三焦負責水液的疏導,再通過肺
、脾、腎的功能,展示了其對水液運行的參與。因此,三焦的疾病常引致水
腫或小便不利等症狀,而治療則旨在恢復肺、脾、腎三臟的健康平衡。
http://www.shen-nong.com/chi/principles/tripleburnersixyangorgans.html
--
※ 來源: DISP BBS (http://disp.twbbs.org)
※ 作者: ott 來自: 118.166.12.238 時間: 2010-02-05 12:40:22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627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