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dinos.bb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2-09-12 16:29:19
看板 historia
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標題 Re: [疑問] 清廷對馬戛爾尼訪華禮品的態度
時間 Tue Sep 11 22:19:57 2012


※ 引述《gminor40 (李哲邦)》之銘言:
: 馬戛爾尼所帶來的禮品當中,清廷對於Wedgwood的Jasperware(一種浮雕裝飾的無釉瓷)非
: 常欣賞,雖然當下裝作不屑一顧,但在英使離開後隨即要求景德鎮仿製(未能仿製成功)。
: 這顯示清朝官方並非輕視英國的文化,反而可能認識到英國在工藝技術上的優越。
: 另一方面,乾隆皇帝對於英國要求在舟山、廣州劃定租界的要求嚴加駁斥。指稱「天朝尺
: 土俱歸版籍,疆址森然。即島嶼沙洲,亦必劃界分疆,各有專屬。......天朝無此體例,
: 此事尤不便准行。」並且下令沿海「整飭軍容」、「預籌防備」可見乾隆已看出英國有領
: 土野心,並視為重要問題。
: 但是,以上兩項的心態下,卻出現馬戛爾尼所贈的銅質野戰砲被塵封在圓明園中這種矛盾
: 的結局。到了英法聯軍進入了圓明園後,發現它們不但從未被使用,也未被加以模仿。
: 我推測,當時清廷並非不想仿造這種新式的武器,而是意識到當時的技術無法仿造它,結
: 果只好放棄。
: 在此請教各位

    電腦遊戲一般都把技術進步當作一種投入或累積來呈現,攢到一個數量就自動跳
級;但是現代的技術史家擺脫了文明持續進步的預設後,看到的是環境與技術間複雜
的互動關係。換言之,技術怎麼被發明是一回事,發明後怎麼被接受、推廣或者相反
的漸趨湮滅甚至曇花一現又是另一回事。套用生物演化的概念,突變得要更能適應現
存的環境,新的物種才能帶著新基因拓展可能的適應方式;技術不僅止於一部發展史
,更有其演化史。


    軍事技術當然也一樣;技術本身如何先進是一回事,先進技術能不能適應環境需
求又是另一回事。這也就是說我們得評估18世紀清代整體的物質環境、軍隊是投入在
什麼戰場之上、他們的特殊需求及其對手的本事,然後我們對於無法通過考驗的新技
術被博物館標本式的保存下來就比較不會怎麼訝意。


    以火砲來說,其實之前我也有提到過,應該將觀察擴大到整個配套的技術組合而
不只是火砲本身,也就是說至少還應該注意彈藥、載具、道路以及曳畜等技術領域。
以曳畜來說,歐洲和中國以及印度就大不相同;前者以選種培育過後的轅馬曳引,中
印則幾乎主要靠的是牛隻而沒有專門的曳畜。這是紅衣炮等級的西洋火炮的方式。而
在中國使用遠較普遍的則是往往不到紅衣炮重量十分之一的小型火炮,可以直接以揹
負的方式由騾馬駱駝甚至人力運載。而這類火炮不像西方那樣通常搭載於特製的炮車
上,配備特製的彈藥車、配給具備一些彈道計算基礎知識與工具的操炮小組。與西方
列強間的征戰不同,清代中國的主要戰場是文明的邊陲而非核心,沒有像樣的交通基
礎設施,也沒有足夠的人口支持一定規模的技術工匠臨時解決技術問題,這種小口徑
無複雜裝置的火砲適應的就是困難的交通環境以及簡單技術下最大限度的妥善率。


    當然,這並不是說當時中國的軍事技術就完全適應得了乾隆朝的十全武功;實際
上,兩次金川與征緬之役,清軍就吃足火炮噸位太小之苦;在金川,數以千計的石碉
對小型火炮完全免疫,清軍不得不把大傢伙死拖活拉上川藏邊界的高山峻谷。而在緬
甸,清軍發現他們的火炮和鳥槍使用的彈藥重量都只有緬人的一半。征緬之役的武器
噸位之差可以簡單歸因於交通問題上。清軍在西南滇緬一帶原則上只有驢騾可以運送
軍火給養,得越過山後才有印度洋水系的河流可以運用;緬軍則除了處於水運便捷的
幹道上之外,還有大塊頭的曳畜--林旺,來駝載軍火(中國在滇緬邊境其實也能徵用
到大象,但大象的噸位是越接近下緬甸越大)。火炮的輕重鉅細是交通的直接反映。而
這個問題在同時代的西方基本無解。


    兩次金川又是另一個不同的戰場;這裡雖然交通極度困難,所幸對手的火器技術
層次完全不在同一水平上。清軍的麻煩出在一座一座打掉石碉所消耗的大量火藥與炮
彈,軍火給養一面加重道路負擔,另一面又全反映在軍事開支上--金川之役比乾隆
十全武功中的其他八全都要昂貴得多。《清史稿》食貨六〈會計〉:


    「乾隆初次金川之役,二千餘萬兩。準回之役,三千三百餘萬兩。緬甸之役,九
百餘萬兩。二次金川之役,七千餘萬兩。廓爾喀之役,一千有五十二萬兩。臺灣之役
,八百餘萬兩。」


    總計一億五千餘萬兩的花費中,兩次金川就佔了九千萬兩。這其實考驗的不是軍
事而是財政,若和金川土司的規模比較來(不過三萬戶人口、一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更
是不划算的不成比例。18世紀的英國火炮當然也不能解決這個難題。


    我們還可以注意乾隆對英國戰列艦的態度;他對這種一艘船上百門火炮的活動軍
火庫的興趣恐怕還在其他奇技淫巧之上,而且他也意識到自己的水師艦船絕非其對手
。但是這可怕的假想敵終其一生未曾出現,至於嘉慶年間騷擾閩浙廣沿海的越南和廣
東海盜,清軍的經驗證明只要鄭成功時代的砲艦等級(一船最多十幾二十餘門)就足以
制之。和同時代的西方不同,清朝從未遇過像樣的海軍軍備競賽,也就因此樂得得過
且過。相對的,除了英法等國外,西、荷、俄、瑞典等二流海權甚至土耳其、埃及之
類的三流海權在殘酷的競爭下都打造出了屬於他們自己的一等戰列艦(火砲100+)而沒
有被其國力或技術給限制住(雖然就算是排第二的法國人在海戰上也只能拼命輸給英國
)。


    乾隆對英國砲艦的假想應對是不在海上硬幹,而是等英軍上陸後便有以制之。這
個構想其實基本沒錯,鴉片戰爭時期的英國戰列艦也與1650年代以後的戰列艦沒有非
常大的差異,但為甚麼清軍會一敗塗地呢?這裡又回到技術應該配套來看的癥結上。
西方的戰列艦就技術而言近二百多年來長進有限,但是新式的蒸汽輪船提供了這些靠
風力推動的龐然大物更好的機動選擇。固然早期的的明輪蒸氣船非常不適合攜帶火砲
,但不要緊,他們可以把一面舷牆炮插得滿滿的戰列艦拖曳進河道。於是凡是大河經
過處的陸地,清軍的陸上砲台只有被摧殘的份,也沒有沿岸的清軍抵敵得住這種砲火
洗禮。


    1840年代鴉片戰爭時英軍的砲艦威力還僅止於砲艦所到處。而1850、60年代的英
法聯軍之役,能夠進入北京當然靠得就是新式火砲的出現了--大名鼎鼎的阿姆斯特
朗旋風噴射阿姆斯特朗砲在此首度投入實戰,新式後膛砲的射程是舊式前膛砲的近兩
倍。聯軍往往歡呼著觀賞著清軍要塞與聯軍砲兵的火砲對擊,聽著對方震耳欲聾的連
珠砲響後享受砲彈落在自身前頭不遠處的刺激快感,比賽誰敢站得更近更挺。這時候
的清軍就是能仿造18世紀的英國銅砲也無濟於事,大不列顛剛好又升等了。實際上早
在鴉片戰爭時期清軍就已經相當規模的購入西方的火砲裝備於砲台之上,國造仿製品
固然質量不佳,但對戰爭勝負的影響還在其次;重點還在於西方新兵器的出現或者新
科技與舊兵器的合體技恰恰趕在清軍之前。諷刺的是,後來在對日本下關的砲擊中後
膛砲的事故過多,讓保守的英國海軍又重回前膛砲的懷抱直到1880年代,這又反過來
應證技術演進並非無視環境的直線發展。當時的清日兩國正好做了新兵器的試驗品,
試驗者反倒不甚滿意。


chenglap:CK 系列對技術的處理方式我覺得比較合現實...1F 09/11 23:20
yester:推~~~2F 09/11 23:25
※ 編輯: KoujikiOuji     來自: 1.162.62.252         (09/11 23:26)
eslite12:3F 09/11 23:42
RollingWave:+4F 09/12 01:15
killeryuan:5F 09/12 03:34
Hartmann:大推6F 09/12 09:17
andystupid:推7F 09/12 14:06
Swallow43:推8F 09/12 14:22
JustinTW:好讚的文章,有時候真的覺得那些進步論者才是最退步的...9F 09/12 14:39
mstar:「等一下,阿姆斯特朗重複兩次了吧!?」10F 09/12 15:07

--
※ 看板: dinos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458 
作者 KoujikiOuji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