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Know
作者 標題 [知識分享]草屯草鞋,賣出「名堂」
時間 2012年08月08日 Wed. PM 05:46:26
![[圖]](http://waknow.com/wp-content/uploads/2012/08/111.jpg)
在日治時期至民國初年,譬如鶯歌陶瓷、關廟竹業、苑裡帽蓆和三義木雕,臺灣孕育出不少獨具特色的地方性手工產業,不過,其中能讓「地方」為該產業而命名的情況,恐怕就只有昔日以草鞋為產業的「草鞋墩」了。
![[圖]](http://imlrng.com/waknow/culture/112.jpg)
草屯鎮曾為臺灣省政府的所在地,自古以來亦為南投縣發展的重要基地,而「草鞋墩」即是現今草屯鎮和平街(俗稱舊街仔)一帶的舊稱。「草鞋墩」的名稱由來,依《草屯鎮志》所記載:「草屯街區,位於盆地東緣山麓,為出入內山之中,其餘暉拓墾者、挑夫、商旅之出入門戶地點,夙為換棄新舊草鞋之地,日積月累,草鞋成墩,故得稱。」這意思是說,草屯街區在當時為進出埔里的中途站,同時為出入山的關口,由於拓墾或是長途挑擔的人對於草鞋有大量更換需求,在此地丟棄的舊草鞋經年累月下也成了數座「鞋堆」,「草鞋墩」便因此得名。而早在光緒10年(1884),古文書上就已有「草鞋墩街」的記載。
![[圖]](http://imlrng.com/waknow/culture/113.jpg)
日治以後,「草鞋墩街」升級為草鞋墩庄,民國二十七年升格為草屯街,於民國三十四年再改為草屯鎮。目前草屯鎮行政區共分為27個里,雖然已不復見「草鞋墩」字樣,但在一些具備復古情愫的公有建築(如草鞋墩立體停車場)、舊街標示、民間藝文組織(如草鞋墩愛樂合唱團)和文史刊物的命名時,「草鞋墩」舊名仍然被大量使用著......
全文http://waknow.com/?p=5145
--
※ 作者: waknow 時間: 2012-08-08 17:46:26
※ 看板: WaKnow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78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