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WaKnow
作者 waknow (waknow)
標題 [知識分享]風城新竹,昔日的燈泡王國
時間 2012年07月25日 Wed. PM 05:18:11


新竹地區舊稱「竹塹」,由於近郊南庄與北埔蘊藏豐富的矽砂及天然氣,在日治時期引進技術後就成為全臺最重要的玻璃產地;在地人廖啟明早於1925年(大正14年)就創立了「合成玻璃廠」,並以製造煤油燈、捕蠅燈、軍用信號燈、彈珠汽水和西藥瓶等用品為主。隨後,臺灣總督府也在新竹成立了「臺灣高級硝子株式會社」(「硝子」即玻璃),之後再改組成「臺灣玻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到了1949年,從臺玻出身的技術人才所創立的小型玻璃廠已達29家。

[圖]
 

浮球是漁網上不可或缺的配備,能使漁網的綱繩浮於水面

 

 

臺灣光復後,民國50至70年間進入了新竹玻璃的全盛時期。在物質缺乏的光復初期,新竹的玻璃製品是以理化玻璃及民生用玻璃為主,之後逐漸流行以實心玻璃加工製成動物造型飾品。民國60年代,隨著拉絲玻璃技術的興起,加上物質的充裕和技術的精進,玻璃製品開始朝向裝飾藝品發展,當時新竹生產的玻璃拉絲藝品、熱水瓶玻璃與耶誕燈泡產量高居全球之冠,也為臺灣贏得「耶誕燈泡王國」的美譽;期間相關製品的出口額不僅成長達150倍,也創造出新竹市大約三分之一的就業機會。

[圖]
 


 

 

民國70年代中期是新竹玻璃的第二個興盛期,桃園、新竹、苗栗出現了上百家燒製玻璃餐具、花瓶與容器的工廠。但之後由於臺幣升值、股市起落、科學園區的設立、以及越來越少人願意忍受製造玻璃的高溫環境等等,種種因素導致人力的流失,廠商相繼出走東南亞或大陸,新竹的玻璃業者也紛紛開始轉型,改以創作藝術及價值較高的精緻品型態來經營......


全文http://waknow.com/?p=5083

--
※ 作者: waknow 時間: 2012-07-25 17:18:11
※ 看板: WaKnow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60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