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Know
作者 標題 [知識分享]破解3D原理,別當高價電影冤大頭
時間 2012年07月20日 Fri. PM 05:34:18
![[圖]](http://waknow.com/wp-content/uploads/2012/07/91.jpg)
從紅藍色差眼鏡到液晶快門眼鏡,從《四眼天雞》、《阿凡達》到《蜘蛛人:驚奇再起》,當3D電影已經由新鮮轉為風潮,想當個聰明的消費者,在買下昂貴的3D電影票前也不得不開始思考:究竟什麼是「假3D電影」?它和「真3D電影」有什麼不同?這和電視或手機的3D有關聯嗎?甚至是,3D的原理到底是什麼?
首先,我們該知道肉眼看見的都是具有層次和深度的立體影像,也就是真實的3D影像。至於一般所謂的3D遊戲或電影,實際上都是由平面的2D螢幕所表現出來,所以並非真正的3D,而這種不具有空間感的3D又稱為「平面3D」(Flat 3D或Mono 3D)。
![[圖]](http://imlrng.com/waknow/life3/92.jpg)
在現實世界中,立體感的成因是來自我們的「雙眼視差」與「移動視差」,前者簡單來說就是人的左右眼間有著約6.5公分的水平差距,這使得我們在觀看物體時,左右眼是各從著不同的角度,也進而接收著不同的影像,而大腦最後就會將這兩幅不同的影像結合成一幅立體影像。現在你可以做個簡單實驗:將食指伸至你的兩眼之間,並分別以「閉右眼張左眼」、「閉左眼張右眼」、以及「兩眼張開」的方式去凝視,看看是否為三幅完全不同的影像。
大腦在合成立體影像的過程中,其實還牽涉了人類演化、心理、醫學等複雜的因素,但目前的平面3D技術還是將焦點擺在「左右眼接收著不同影像」、也就是「視差」的部份。換句話說,只要類比出「左右眼接收著不同影像」的視覺環境,我們就能夠在平面的2D螢幕上欣賞到3D畫面。就這個簡單的原理,目前的3D立體顯示技術能粗分為戴眼鏡式(Stereoscopic)以及裸眼式(Auto stereoscopic)。
![[圖]](http://imlrng.com/waknow/life3/93.jpg)
以我們最常接觸的3D電影為例,首先,電影在製作過程會使用特殊的多鏡頭攝影機拍攝,每個鏡頭分別記錄從左眼和右眼角度看見的圖像,然後播放電影時,再使用雙投影機同時將左右圖像投影於銀幕,此時搭配上特殊的「偏光鏡」(Polarizing glasses),透過偏光原理我們的左右眼會分別得到一組影像,最後就夠體驗到3D電影的樂趣,目前多數的電影院都是提供「偏光鏡」作為觀看工具......
全文http://waknow.com/?p=5065
--
※ 作者: waknow 時間: 2012-07-20 17:34:18
※ 看板: WaKnow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608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