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WaKnow
作者 waknow (waknow)
標題 [知識分享]曾賣到重女輕男的「苑裡帽蓆」
時間 2012年07月03日 Tue. PM 05:46:53


[圖]
 

 

「苑裡帽蓆」在臺灣早年與「關廟竹業」及「三義木雕」齊名,也就是通稱所謂的「大甲帽蓆」,其採用苑裡特產藺草編織而成,手工精巧且美觀透氣,成品還會帶有藺草的清香,是極具特色的手工藝品。事實上,「大甲帽蓆」的稱呼是來自日治初期苑裡對外的交通不便,帽蓆需經設在大甲的帽蓆檢查所檢驗出港,所以本應為苑裡的名產才會被誤認是由大甲出產。

[圖]
 


 

 

藺草編織物最早出現於清雍正五年,當時苑裡鎮的平埔族浦氏魯禮及納斯烏茂婦人就擷取大安溪和房裡溪的野生藺草,經過曝曬壓扁再編成草蓆和籠頭等用具。到了清乾隆三十年,雙寮社婦女加路加曼除了將藺草草莖析成細條,編織出更精緻美觀的草蓆,還將野生的的藺草苗移植到水田中,栽植藺草的水田也因此激增,連當時入墾的漢人也開始模仿編織這個耐用的「蕃仔蓆」。

[圖]
 

 

 

苑裡草帽的創始時間晚於草蓆,相傳在日治時期,有西勢庄婦人洪鴦為避免幼子頭部遭蚊蟲叮咬而編出臺灣第一頂的藺草帽......


全文:http://waknow.com/?p=4968

--
※ 作者: waknow 時間: 2012-07-03 17:46:53
※ 看板: WaKnow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42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