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WaKnow
作者 waknow (waknow)
標題 [知識分享]如何塑造品牌 ─ 成為信仰
時間 2011年12月30日 Fri. PM 12:39:37


[圖]


Martin Lindstrom 是位著名的品牌專家,他曾經發表過《買我!——從大腦科學看花錢購物的真相與假象》一書,並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檢測消費者對於消費訊息在大腦中局部血流的反應。而另人吃驚的是,在這個檢測當中,我們會發現癮君子在看到反菸訊息時,真正的反應是想馬上來一支菸。


 

在他的另一本書《品牌洗腦》(Brandwashed: Tricks Companies Use to Manipulate Our Minds and Persuade Us to Buy)中,則請來了凱華特博士(Dr.Germma Calvert,英國十大名校Warwick大學應用神經造影團隊主持人),將名牌與宗教作一次更驚人的聯結。

 

 


[圖]


首先,Martin Lindstrom將全球最頂尖品牌分成「熱品牌」和「冷品牌」,前者如蘋果、可口可樂及足球明星貝克漢,後者則包括微軟和BP英國石油;然後,再將這些品牌圖片跟十字架、教宗、德雷莎修女、祈禱小孩等宗教性圖像混雜,並由凱華特博士以功能性磁振造影對65名志願者進行腦部掃描。

 

 

[圖]



結果發現,消費者在看到「熱品牌」圖片時,腦部負責情感、意義、記憶及決策的區域會出現顯著的活動,就如同他們看見宗教圖像時所產生的的活動模式,而對於「冷品牌」則沒什麼反應。Martin Lindstrom並透過這個研究表示,蘋果迷、哈雷迷和萊卡迷之所以會如此熱愛他們的品牌,正因為頂尖品牌提供給消費者的不只是產品;消費者在接觸這些品牌後腦部的情感、記憶等區域便會活化,各種美好的感覺自內心湧現,在精神上亦會得到相當的滿足。

 

[圖]



由此可知,若要發展出頂尖品牌,行銷廣告企劃也必須從「產品利益」及「形象塑造」等傳統思路,轉而向以「情感開發」及「意義創造」為主的新模式。更具體地說,可以直接參考Martin Lindstrom提出由品牌和宗教共享的新十誡:

堂皇的存在感(grandeur)


願景(vision)

儀式性的行為(rituals):以手指劃開你的iPhone

象徵(symbols):如蘋果系列產品的白色充電器和連接線組

感性吸引力(sensory appeal)

清楚的敵人(enemy):蘋果電腦具有清http://waknow.com/?p=3752楚的敵人

說故事的能力(storytelling)

創造神祕的能力(mystery):永遠都有新一代iPhone傳聞。

歸屬感(sense of belonging)

品牌的傳道者(evangelism):到處都有人在和你推薦蘋果的產品。


http://waknow.com/?p=3752


--
※ 作者: waknow 時間: 2011-12-30 12:39:37
※ 看板: WaKnow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318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