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WaKnow
作者 waknow (waknow)
標題 [知識分享]別當恐龍!五分鐘認識「導盲犬」
時間 2011年12月09日 Fri. PM 02:46:13


[圖]



除了先前有盲婦於街上對導盲犬公然施暴的新聞,近日又有恐龍法官以「亂叫的話,我就把牠轟出去。」等充滿歧視與不尊重的言論,將常人對導盲犬缺乏認知的情況再次搬上檯面(雖然這兩則新聞的主角,理論上對於導盲犬及其相關法規都應該非常熟悉)。

對於視障者來說,導盲犬和其可稱為「生命共同體」,除了能當然出入公共場所外,導盲犬也身負著主人在外的一切安危──所以,希望你也能撥出五分鐘閱讀這篇文章,對導盲犬及其工作情形有正確的認知,以免無心中造成主人及狗兒的困擾!
 
 
	
1819年,維也納某個神父在狗的脖子上綁著細枝條,正式訓練狗兒帶路,這是全球首隻導盲犬的例子。同年,《導盲犬訓練指引》教科書在維也納盲人重建中心問世。

 

	
1916年,德國首創導盲犬訓練學校,1926年設立全球最初的導盲犬協會。
[圖]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許多軍人因受毒氣影響造成失明,而後受導盲犬的輔助重返社會。

 

	
1993年,臺灣設立第一家導盲犬訓練中心。

 

	
1996年,臺灣第一隻導盲犬Aggie正式走在街頭,牠的主人是盲人重建院的教務主任柯明期。
[圖]



 
	
2002年,「台灣導盲犬協會」成立,該會秘書長陳長青於紐西蘭皇家導盲犬訓練中心受訓四年,為當時國內唯一導盲犬指導員。
[圖]



 
	
目前美國有一萬隻導盲犬,英國有四千隻,德國有一千一百隻,日本有九百隻,法國有六百隻,澳大利亞有五百隻,而臺灣僅有二十八隻。

 

	
導盲犬最常見的品種為拉不拉多、黃金獵犬、或是黃金獵犬與拉不拉多的混合犬種,「黃金拉拉」。
[圖]



 
	
由於必須擁有穩定的性格且無任何遺傳疾病,導盲犬皆為優良血統的種犬繁殖而來。

 

	
導盲候補犬出生後兩個月,會先被安置到寄養家庭習慣與人類的相處模式、學習基本服從指令、以及進行社會化訓練,諸如出入公共場所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寄養家庭按規定須有小學生以下的兒童,和候補犬分開時多非常不捨。
[圖]



 
	
許多寄養家庭會在導盲犬退休後將其領養,這期間通常已分別十年以上。

 

	
候補犬在滿一歲時被送回訓練協會,由訓練師教導專業的導盲犬技巧,約六至十個月訓練完成。

 

	
不及格候補犬會被送至義工家庭當寵物犬。

 

	
由於英語為單音單字較易理解,臺灣訓練師是以英文指令訓練導盲犬。
[圖]



 
	
畢業後的導盲犬要和候補飼主於協會內進行四週集訓,候補飼主須於此時學會替狗兒洗澡、餵食和處理糞便,而他們也可能於此時棄權。

 

	
導盲犬為免費提供。

 

	
導盲犬約 在10至12 歲退休,使用者親友有優先收養權,第二順位為原寄養家庭。

 

	
訓練中犬隻及幼犬會身著紅色背心,工作中的導盲犬則配戴導盲鞍。
[圖]



 
	
不可呼喚導盲犬,防止導盲犬養成對旁人呼喚回應的危險習慣。

 

	
不可餵食導盲犬,以免當下或往後發生「受食物誘惑而忘了引領主人任務」的危險情形。

 

	
不可讓寵物接近導盲犬,以免造成干擾。

 

 不可測試導盲犬,譬如製造通行障礙。

 

	
視障者接受導盲犬牽引時,不主動給視障者發信號以免造成干擾。
[圖]



 
	
撫摸非工作中的導盲犬同樣需告知主人。

 

	
駕車時避免對視障者與導盲犬鳴喇叭,如導盲犬帶領主人等候,駕駛應盡快先行通過。
[圖]



 
	
可詢問視障者是否需要幫忙,如有必要則走在導盲犬前方三至五步距離,以聲音引導主人前進,並須立於其右(左邊是導盲犬位置),讓視障者手搭在自己的肩上或左睕上。

 

	
捐款、捐款箱擺設、認養、擔任志工、申請認同卡、購買義賣商品、我們有很多正當管道來支持導盲犬。
[圖]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一章第六十條:視覺功能障礙者由合格導盲犬陪同或導盲犬專業訓練人員於執行訓練時帶同導盲幼犬,得自由出入公共場所、公共建築物、營業場所、大眾運輸工具及其他公共設施。
[圖]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是由柯明期於公眾場合履遭挫折後,積極爭取而成立之法規。
[圖]



 
	
導盲犬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及疫苗注射,不會隨便走動、乞討、吠叫、大小便,或者威脅人類及其他動物。

文章來源:http://waknow.com/?p=3446


--
※ 作者: waknow 時間: 2011-12-09 14:46:13
※ 看板: WaKnow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448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