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ractice
作者 標題 [一週] 本周推薦:新疆「再教育營」、習近平南下廣東、安倍訪華、澳門中聯辦主任墜亡、台鐵事故 #BBC
時間 2018-10-28 Sun. 20:34:56
本周推薦:新疆「再教育營」、習近平南下廣東、安倍訪華、澳門中聯辦主任墜亡、台鐵事故
2018年 10月 27日
2018年的第43周,BBC記者探訪引起世界關注的中國新疆」再教育營「,發佈一組報道。周二,連接中國珠海、香港與澳門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這個耗資巨大的工程被指責為」大白象「工程。然而,在大橋開通前夕,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墜樓身亡,引發聯想。本周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式訪問中國三天,是7年以來首次有日本領導人訪問中國。在台灣,北迴鐵路宜蘭蘇澳路段發生普悠瑪自強號快車出軌,造成18人死亡、187人受傷。
剛剛過去的一周,BBC中文發表的這些作品,受到讀者關注。如果你錯過了它們,BBC中文帶你一一回顧。
1.尋找「消失」的維族人:BBC探訪新疆「再教育營」
中國被控將數十萬維吾爾穆斯林送進「再教育營」引發世界關注,當局稱這是為了「打擊恐怖主義」而設立的特殊學校。BBC記者沙磊(John Sudworth)走訪新疆,探尋這裏究竟發生了什麼。
2.習近平南下廣東的背後:由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說起
連接中國珠海、香港與澳門的港珠澳大橋23日舉行開通儀式,並在翌日正式通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儀式。官方強調,大橋有助促進粵港澳融合,並為大灣區發展奠定基礎,但香港觀察人士把這耗資約200億美元的項目,稱為「大白象工程」,他們認為這種「硬融合」是大陸進一步削弱香港「高度自治」及自由的一步。外界期望習近平在改革開放40年之際南下,或會在大橋開通儀式發表講話,但最後,他除了簡單宣佈大橋啟用外,並沒有發表任何公開演講。
3.安倍訪華亮點:日本與中國「微妙而脆弱」的關係
自2012年日本政府宣佈把尖閣諸島(即中國稱呼的釣魚島)國有化以來,中日關係一直陷入低谷,但現在中日關係走進了一個矛盾而微妙的階段。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25日起訪問中國三天,是7年以來首次有日本領導人訪問中國,過去幾年安倍到中國也只是出席國際會議活動。但中日關係表面「再次正常化」,是因為中美貿易戰,以及美國總統特朗普傾向保護主義的政策,兩國只是「各取所需」。這次安倍訪華的核心,僅限於經濟合作及有限度的民間交流,兩國或會把領海主權爭議及歷史問題先放在一旁,但這些問題根深柢固,兩國關係仍然「脆弱」。
4.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墜亡 中國官員墜樓成高頻詞
21日早,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佈消息稱,中國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曉松於10月20日晚在其澳門住所墜樓身亡。官方稱,鄭曉松墜亡是因為罹患抑鬱症。中共十九大前夕,鄭曉松從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一職調任澳門,去世前履新一年零一個月。鄭曉松的墜亡發生在港珠澳大橋開通前夕。
5.台鐵普悠瑪事故的四大焦點
本周,台灣北迴鐵路宜蘭蘇澳路段發生普悠瑪自強號快車出軌事故。遇事的台灣鐵路管理局第6432次列車事發時載有366名乘客。台灣消防署10月22日清晨通報,事故共造成18人死亡、187人受傷。這是台鐵近30年來死傷最慘重的事故,隨著車站最新監控視頻曝光、鐵路局透露司機曾報告故障,針對車速與防護裝置的調查成為了關注焦點。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5988784
--
※ 作者: DrPlague 時間: 2018-10-28 20:34:56
※ 看板: Practice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33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