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ractice
作者 標題 [一週] BBC中文每周推薦:你不容錯過的六個故事 #201809
時間 2018-09-30 Sun. 12:12:02
BBC中文每周推薦:你不容錯過的六個故事
2018年 9月 29日
2018年的第39周,中國與美國、瑞典等國的外交關係備受關注。中美貿易戰仍在升溫,許多在華的外資公司據報計劃把部份業務撤出中國,避免被中美之間的糾紛影響;中國與瑞典的外交關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國遊客在瑞典與酒店發生衝突後,一家瑞典電視台的節目調侃事件,中國官方媒體指其「辱華」。而已經與中國斷交六十餘載的梵蒂岡近日與北京簽署歷史性協議,外界認為這標誌著雙方關係的新突破。
在中國國內,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同時發佈了《境外視聽節目引進、傳播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以及《境外人員參加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限外令」再次升級。中國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通車,香港西九龍站正式投入運作,但「一地兩檢」的爭議仍在。
剛剛過去的一周,BBC中文發表過這些作品,受到讀者的關注。如果你錯過了它們,BBC中文帶你一一回顧。
1. 在華外企去還是留:貿易戰升級背後的計算
貿易戰升溫的背景下,一些外資公司據報開始把公司部分業務遷離中國。專家向BBC中文指出,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經營成本不斷上漲,受這場中美貿易糾紛再加上「中國製造2025」計劃影響,將加速外資企業將部份業務撤離中國的趨勢。
→美中貿易戰:中國「有心無力」的反擊與顧慮
→中美貿易戰:「改革赤字」的中國如何還擊
→「貿易霸凌」懟「作弊選手」:中美互相指責陷談判僵局
→美中貿易戰升級:從芭比到波音美國公司各有說法
2. 瑞典電視節目被指「辱華」:種族歧視還是誤會
近日,瑞典電視台的一檔娛樂節目中,主持人用諷刺式的語言對近期發生的中國遊客事件進行調侃,還出現一幅有中文「禁止大便」字樣的警告圖示。事件引發中國網民抨擊,新華社等官方媒體也發文指責節目「辱華」。早前中國遊客被瑞典旅店驅逐的事件引發兩國外交風波,這次糾紛可能將再次給兩國關係蒙上陰影。
→中國遊客被瑞典酒店驅逐如何演變為一場外交事件
→中國遊客被逐事件:瑞典檢方解釋為何沒通知使館
3. 中國「限外令」再次升級:部門利益爭奪下的政治管控
這不是中國第一次發佈此類規定。新《規定》比舊《規定》涵蓋範圍更廣,要求也更嚴格。近年來網絡視頻迅猛發展,新《規定》將適用對象延展到了「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系教授展江對BBC中文表示:「從內容來講,這並不意外,因為現在在加強管控。」
4. 維族高官白克力仕途一路看好 突然「違紀」落馬
白克力是一名維吾爾族官員,近日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受到調查。2008年白克力曾擔任新疆自治區政府主席。在職期間,他在新疆幫助推行「雙語教學」,加強了新疆中小學中的漢語教學。他曾對中國電視台記者說,作為中國公民,「學習掌握本國的通用語言天經地義」。
5. 中國梵蒂岡簽臨時協議 斷交六十載能否泯恩仇
中國與梵蒂岡周六(9月22日)在北京簽署的歷史性協議令教廷獲得在中國主教任命中的發言權。外界認為,這標誌著雙方關係的新突破。梵蒂岡表示,教宗方濟各希望這項協議「能夠克服過去的創傷」,並在中國實現天主教的全面統一。
6. 高鐵香港段首日通車:熱鬧與混亂的背後 「一地兩檢」憂慮仍在
上周日,香港西九龍站全面投入運作,中國的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高鐵的開通能否讓旅途更加便利?能否進一步促進香港的旅遊業發展?大家的隱憂又有哪些?BBC記者在西九龍站運作首日到達現場,試圖回答這些問題。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5675476
--
※ 作者: DrPlague 時間: 2018-09-30 12:12:02
※ 看板: Practice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3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