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21-07-14 11:44:14
看板 PC_Shopping
作者 標題 [開箱]AMD RADEON RX 5700XT 50th 整理兼開箱
時間 Wed Jul 14 07:29:23 2021
前言
這張卡大概六月底到手
原訂於七月初整理跟開箱
確實也按照時程
https://i.imgur.com/dNRL8wj.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dNRL8wjh.jpg)
https://i.imgur.com/6WYOrrm.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6WYOrrmh.jpg)
是的 手機鏡頭的OIS就突然掛了
https://i.imgur.com/4I69CZV.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4I69CZVh.jpg)
就這樣掛了 怎麼拍照都是模糊的
所以最後只能拿備用手機來拍攝
A21拍照>>PC編輯>>4XL發文
所以照片畫質各位就加減一下
不清楚或是模糊的會另外編輯標示
------------------------------------------------------------
AMD Radeon RX 5700 XT 50th Anniversary Edition
是慶祝AMD成立50週年所推出限定版本
同時間推出的產品有
AMD RADEON VII 50th
AMD RADEON RX 5700XT 50th
AMD RYZEN 7 2700X 50th
由於限量又加上限定地區販售
目前二手不只難找 價格也是非常昂貴
但有幸依然收到一張作為收藏
雖然外觀有點小傷 但是卡況還算良好
------------------------------------------------------------
https://i.imgur.com/KC7HilI.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KC7HilIh.jpg)
金色RADEON字樣
搭配AMD CEO Dr. Lisa Su的簽名
風扇週邊及軸心也採用金色的設計語調
https://i.imgur.com/wCnW31S.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wCnW31Sh.jpg)
鍍鉻的RADEON信仰燈
開機時顯示白光
供電則採用8+6pin的設計
https://i.imgur.com/n9PjHpu.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n9PjHpuh.jpg)
金色的線條及RADEON LOGO點綴
https://i.imgur.com/kcztQm3.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kcztQm3h.jpg)
金色的50th Anniversary Edition字樣
搭配金色的鰭片設計
https://i.imgur.com/eLAy2dz.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eLAy2dzh.jpg)
設計與一般RX 5700XT相同
輸出一樣為3DP 1HDMI
比較可惜的是
RADEON VII(SILVER.RED)
RX VEGA 64(SILVER/LC . FE/LC)都有黑化擋板
而5000系列開始則取消黑化擋板的設計
https://i.imgur.com/5XIdMMR.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5XIdMMRh.jpg)
https://i.imgur.com/8RTGH9k.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8RTGH9kh.jpg)
AMD一如往常 直到至今的RX6000系列
還是沒有背板導熱墊
諷刺的是背板右下角還有高溫警告的貼紙
https://i.imgur.com/9sjWgGk.jpg
https://i.imgur.com/F3ODjVF.jpg
https://i.imgur.com/mGOOY5m.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9sjWgGkh.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F3ODjVFh.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mGOOY5mh.jpg)
https://i.imgur.com/zoCBkQX.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zoCBkQXh.jpg)
這邊值得稱讚的是AMD終於改良擋板螺絲的設計
過去如果要拆擋板基本上都要先拆散熱器本體
因為通常會有一顆螺絲壓在散熱器下
過去如果要拆擋板基本上都要先拆散熱器本體
因為通常會有一顆螺絲壓在散熱器下
這次終於不用最後才拆
https://i.imgur.com/g2VsXZT.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g2VsXZTh.jpg)
這邊需要注意
三顆為風扇螺絲 及 十二顆固定螺絲規格不同
剩下的四顆為彈簧扣具螺絲
https://i.imgur.com/iC2hOA9.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iC2hOA9h.jpg)
https://i.imgur.com/M99pyGt.jpg
https://i.imgur.com/DeXSTuL.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M99pyGth.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DeXSTuLh.jpg)
及顯示輸出旁邊的LED 2pin
https://i.imgur.com/TxzxYPw.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TxzxYPwh.jpg)
公版一樣採用HM-03石墨烯導熱墊
(VII.5700系列.68/6900系列)
可以從破裂範圍推測壓力分佈
這也是公版溫度偏高的原因
扣具壓力不足 導致週邊Hot spot溫度過高
所以用HM-03的顯卡都有一樣問題
https://i.imgur.com/8yGnkH9.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8yGnkH9h.jpg)
https://i.imgur.com/FnZuKvM.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FnZuKvMh.jpg)
散熱器拆法比較沒有過去的直覺化
舉例 VEGA系列或是RX400系列
公版外殼螺絲位於顯卡兩側
外殼拆法比較簡單
https://i.imgur.com/ncpUrA8.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ncpUrA8h.jpg)
https://i.imgur.com/V2A08G0.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V2A08G0h.jpg)
MOS及VRAM則使用中框散熱
兩者為固定一組 無法拆解
https://i.imgur.com/MZKEdxy.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MZKEdxyh.jpg)
沒有實際風道也沒有導熱管接觸
https://i.imgur.com/qBMSnlV.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qBMSnlVh.jpg)
https://i.imgur.com/kkIZqgU.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kkIZqgUh.jpg)
這邊使用異丙醇及WD40接點清潔劑
清理時務必配戴口罩及注意房間通風
https://i.imgur.com/mZzpVvs.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mZzpVvsh.jpg)
泡異丙醇 並使用柔毛刷清理
https://i.imgur.com/E7xtyHr.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E7xtyHrh.jpg)
清理鼓風扇比較麻煩
我是使用棉花棒及小隻的牙刷
稍微沾點溶解清理
整理過程會需要來回清理
所以要有耐心 慢慢來
https://i.imgur.com/47ofDhW.jpg
https://i.imgur.com/V2PIGW1.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47ofDhWh.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V2PIGW1h.jpg)
建議風扇先放再安裝外殼
https://i.imgur.com/ObnDeBZ.jpg
https://i.imgur.com/HMmUDmk.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ObnDeBZh.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HMmUDmkh.jpg)
和尾部風扇4pin的走法
https://i.imgur.com/KJ9M4k3.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KJ9M4k3h.jpg)
紅框處為1.5mm
綠框處為1.0mm
https://i.imgur.com/YcZbEr8.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YcZbEr8h.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T6BD6lxh.jpg)
https://i.imgur.com/KYBGjHx.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KYBGjHxh.jpg)
記得順便檢查導熱墊有沒有位移
https://i.imgur.com/JDxk4fn.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JDxk4fnh.jpg)
綠色為風扇固定螺絲
紅色為散熱器固定螺絲
需要注意有些鎖孔是預留給背板
所以不要鎖錯位置
https://i.imgur.com/31aDxCp.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31aDxCph.jpg)
增加扣具壓力 建議厚度至少2.0mm
原因石墨烯導熱墊比散熱膏厚
所以原廠扣具壓力會不夠
不過如果沿用石墨烯導熱墊
也是可以使用墊片 散熱效果會更好一點
https://i.imgur.com/NlKtArg.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NlKtArgh.jpg)
https://i.imgur.com/u6fAl1X.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u6fAl1Xh.jpg)
https://i.imgur.com/ETcfh9X.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ETcfh9Xh.jpg)
如果你有自行安裝導熱墊
建議使用厚度為2.0mm
https://i.imgur.com/kK5g8ov.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kK5g8ovh.jpg)
https://i.imgur.com/4qERn3D.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4qERn3Dh.jpg)
------------------------------------------------------------
https://i.imgur.com/EzYmBpd.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EzYmBpdh.jpg)
全預設 風扇轉速比預期高
核心溫度則是預期內
熱點溫度還有待微調扣具壓力
時脈倒是維持2000MHz上下
比預期好一點
記憶體溫度略降 預期內
VRM溫度正常
整體表現還可以
我很喜歡公版卡
不過我通常不會太期待表現
所以差不多都預期內
不多不少剛剛好
最後是兩張50th Anniversary Edition的比較
https://i.imgur.com/dYz0vaY.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dYz0vaYh.jpg)
https://i.imgur.com/YISWGkE.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YISWGkEh.jpg)
https://i.imgur.com/OGa92Zp.jpg
![[圖]](https://i4.disp.cc/imgur/OGa92Zph.jpg)
開箱完畢 感謝觀看
------------------------------------------------------------
然後一點心得
我開始玩硬體是從GTX900/R9 300世代開始
所以收藏目標也放在R9 300之後的卡
目前算是湊齊這幾個世代的A卡了
R9 390X REF
R9 FURY X
(R9 NANO W/B)
RX 480 REF
RADEON VEGA FE
(RX VEGA 64 Strix/56 Red Devil)
RADEON VII 50th
RX 5700XT 50th
RX 6800XT REF
更早之前只有HD4670從國中陪我到出社會
這大概也是我會變成A粉的原因
有太多美好回憶了
我們一起度過許多遊戲
而當初的HD4670則是正常退役
沒有壞 沒有問題
就只是老了 效能已經不夠了
但依然是一張不錯的卡
之後有機會大概開始收NV的FOUNDERS EDITION
目前只有
GTX 1080Ti FE
RTX 2070 FE
有機會我會想玩3090
不過現在還早就是惹
或是一些有趣的卡來玩
例如下次開箱的xxxxxx xxx xxx
大家可以猜什麼卡
--
Sent from my Google Pixel 4 XL
○ PiTT // PHJC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7.242.178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WxY7LOT (PC_Shop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26218965.A.61D.html
推 : 手機鏡頭突然掛也太強 XDD1F 114.34.35.223 台灣 07/14 07:31
意料之外 不過手機保固也過了 就不修了QQ※ 編輯: AreLies (42.77.242.178 臺灣), 07/14/2021 07:35:13
推 : 推 外觀小傷是指殼凹下去嗎XD2F 173.66.11.208 美國 07/14 07:53
那是原廠凹傷XD推 : 請問您有管道知道哪邊可以買到5700x3F 61.228.47.20 台灣 07/14 08:16
→ : t公版卡的螺絲組嗎?我公版卡拆下
→ : 來改散熱,整組螺絲含扣具包在夾鏈
→ : 帶,然後就一起被我丟了。現在只剩
→ : 散熱器本體跟背板而已,感謝
淘寶或閒魚有很多拆機散熱器→ : t公版卡的螺絲組嗎?我公版卡拆下
→ : 來改散熱,整組螺絲含扣具包在夾鏈
→ : 帶,然後就一起被我丟了。現在只剩
→ : 散熱器本體跟背板而已,感謝
可以找找看 整組散熱器含螺絲的應該都有
不過要整組一起買
推 : 推A大!!看完覺得身心靈療癒8F 60.249.206.171 台灣 07/14 08:18
感謝推XD※ 編輯: AreLies (42.77.22.122 臺灣), 07/14/2021 08:25:01
推 : 凹下去是開玩笑的吧...這張就這樣9F 1.200.48.16 台灣 07/14 08:27
推 : 真棒10F 223.141.211.185 台灣 07/14 08:29
推 : 撞凹風格,看得好痛XDD11F 114.27.47.117 台灣 07/14 08:32
推 : 我以為50周年版是蘇媽手工凹的XD12F 42.75.202.103 台灣 07/14 08:33
推 : 被鑽戒敲凹的啦XD13F 114.47.137.249 台灣 07/14 08:40
推 : 推A大,換新導熱貼片就是舒服14F 114.136.82.154 台灣 07/14 08:42
推 : 漂亮,不過原廠傷痕真的容易誤會15F 59.115.105.21 台灣 07/14 08:57
推 : 有看有推!16F 1.171.148.219 台灣 07/14 08:59
推 : 好文推推17F 1.171.165.105 台灣 07/14 09:02
推 : 我的3a昨天也是鏡頭掛了 怎麼拍的18F 220.133.37.68 台灣 07/14 09:02
→ : 模糊 :P
→ : 模糊 :P
噓 : 蒜粒多少20F 114.137.187.63 台灣 07/14 09:03
推 : 金色鰭片是純裝飾太難過了21F 220.133.37.68 台灣 07/14 09:09
→ : 你的手機跟你鬧脾氣了啦 只關心顯卡22F 202.173.43.203 台灣 07/14 09:09
推 : 各種稀奇珍寶卡 讚啦23F 60.248.184.5 台灣 07/14 09:10
推 : HD4600系列卡cp值高24F 27.52.233.120 台灣 07/14 09:25
推 : 神卡 蘇媽手工捏+簽名 !!25F 36.225.230.241 台灣 07/14 09:34
推 : 推推26F 175.182.108.61 台灣 07/14 09:57
推 : 猛!!27F 220.133.46.215 台灣 07/14 10:00
推 : 蘇媽手工捏凹的28F 39.11.107.250 台灣 07/14 10:19
推 : 瓦斯爐好看29F 111.71.112.243 台灣 07/14 10:26
推 : 484該換Pixel 6 Pro了(X30F 218.173.6.15 台灣 07/14 10:43
推 : 現在不上液金了嗎?
推 : 現在不上液金了嗎?
推 : 好讚的卡32F 39.9.39.188 台灣 07/14 10:45
推 : 其實我不是很懂為啥公版的MOS跟GDDR33F 219.71.172.71 台灣 07/14 10:47
→ : 都thermal pad都要貼得這麼剛好,蓋
→ : 子上還特地做8個凸台給MOS,模具又
→ : 比較複雜,直接一整條過去不好嗎,
→ : 分這麼多小片組裝的時候還可能會不
→ : 小心弄掉
→ : 都thermal pad都要貼得這麼剛好,蓋
→ : 子上還特地做8個凸台給MOS,模具又
→ : 比較複雜,直接一整條過去不好嗎,
→ : 分這麼多小片組裝的時候還可能會不
→ : 小心弄掉
推 : 樓上 那個中框會抵住GPU散熱器(銅底39F 36.225.230.241 台灣 07/14 11:10
→ : 那塊, 所以光是pad差個1mm, 散熱器
→ : 跟GPU之間的壓力就有差了
→ : 最近拆VEGA之後的心得,光是換薄pad
→ : 就能有效降低hot spot
→ : 直接鋪整條或不做內凹 扣具壓力更小
→ : 那塊, 所以光是pad差個1mm, 散熱器
→ : 跟GPU之間的壓力就有差了
→ : 最近拆VEGA之後的心得,光是換薄pad
→ : 就能有效降低hot spot
→ : 直接鋪整條或不做內凹 扣具壓力更小
推 :45F 36.229.145.176 台灣 07/14 11:16
推 : 感謝,我再去找找46F 111.71.77.17 台灣 07/14 11:38
--
※ 看板: PC_Shoppin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66
作者 AreLies 的最新發文:
- 481F 196推 5噓
- 119F 57推 1噓
- 應該很少人會有這樣的安裝卸除次數 原文轉自 UNIKO's Hardware 網頁好讀版: 近日中國使用者相繼反映華碩最新的免按鍵式顯示卡快拆設計 Q-RELEASE SLIM 嚴重磨損 P …85F 24推 1噓
- 沒 微星AM5的板子只有兩張 MEG X670E ACE MEG X870E GODLIKE MEG X670E ACE很早就被綁完了 MEG X870E GODLIKE好像排到最後也沒得選 唯一能 …190F 53推
- 20F 14推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
guest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