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21-05-28 04:00:15
看板 PC_Shopping
作者 標題 [開箱] CST350緊湊型M-ATX機殼裝機心得
時間 Thu May 27 17:26:14 2021
本文同步發表於PTT、巴哈姆特、個人網誌MATTERS
(本篇測試文有點冗長,因此在文章的前段會先曬圖+總結給大家聞香,後段才會寫比較細
節的部份,留給買了機殼的你們)
緊湊型M-ATX機殼在台灣的DIY市場相當罕見,在對岸卻是熱門選項,因為ITX主機板+SFX
電源通常價格較高,使用M-ATX主機板+ATX電源可以降低很多預算。對於主流消費者來說
,用最少的錢買到最高的性能才是王道。
電源通常價格較高,使用M-ATX主機板+ATX電源可以降低很多預算。對於主流消費者來說
,用最少的錢買到最高的性能才是王道。
全漢的CST350正是這個市場中的異類,在21升的體積下可以裝下標準M-ATX主板+ATX電源
,CPU散熱器高度達到156mm,還有一堆風扇,將ITX一大票缺點拋開:貴、散熱差、顯卡&
散熱器限制多。
,CPU散熱器高度達到156mm,還有一堆風扇,將ITX一大票缺點拋開:貴、散熱差、顯卡&
散熱器限制多。
想必各位都已經知道全漢CST350是對岸的先馬《I’m趣造》的雙生型號,全漢CST350在趣
造的基礎上,增加了前面板Type-C和四面防塵網(還有前面板LOGO),有趣的是,先馬明明
有其他款機殼在台灣上市,為什麼會變成貼全漢的牌呢?另外,全漢近期的產品名稱都只
有數字加英文,以前經典的聖俠士、小颶風之類中二名稱不復存在。
造的基礎上,增加了前面板Type-C和四面防塵網(還有前面板LOGO),有趣的是,先馬明明
有其他款機殼在台灣上市,為什麼會變成貼全漢的牌呢?另外,全漢近期的產品名稱都只
有數字加英文,以前經典的聖俠士、小颶風之類中二名稱不復存在。
CST350算是我花過最多時間測試的一款機殼,因為可以變化的地方實在太多了,風冷水冷
、顯卡直插,以及ATX電源與顯卡長度的取捨等等,官網上其實已經列出洋洋灑灑的安裝
建議,不過筆者實測後發現官網的建議偏保守,實際上能裝的更多,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
、顯卡直插,以及ATX電源與顯卡長度的取捨等等,官網上其實已經列出洋洋灑灑的安裝
建議,不過筆者實測後發現官網的建議偏保守,實際上能裝的更多,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
第一種方案,也是最實際的方案,M-ATX主機板+ATX電源+CPU空冷:
CPU:樸實無華的亮機U AMD RYZEN PRO 4750G
主機板: TUF Gaming B550M-Plus (Wi-Fi)&MSI B550M MORTAR WIFI
記憶體:威剛D50 RGB白色款
CPU散熱器:利民爆款PA120 White ARGB
電源供應器:路邊撿的酷媽550W&祖傳海盜船SF600
顯卡:鄉民長度的TUF RTX3060
https://imgur.com/1A4X7Bv
![[圖]](https://i4.disp.cc/imgur/1A4X7Bvh.jpg)
https://imgur.com/rhUTOCB
![[圖]](https://i4.disp.cc/imgur/rhUTOCBh.jpg)
14)必須15公分內,第二是顯卡PCIE槽要插在第二條。
https://imgur.com/82bXoGb
![[圖]](https://i4.disp.cc/imgur/82bXoGb.jpg)
https://imgur.com/msMZVWf
![[圖]](https://i4.disp.cc/imgur/msMZVWf.jpg)
源會剩3公分左右)。
https://imgur.com/9tegczj
![[圖]](https://i4.disp.cc/imgur/9tegczjh.jpg)
有助於顯卡散熱(ATX電源模式頂部只能裝一顆風扇)。
◎CPU4.3G@1.3V,功耗約87W,GPU烤機功耗約180W。
單烤FPU CPU溫度80.8度
單烤GPU 顯卡溫度65.6度
雙烤 CPU溫度90.2度 GPU溫度59.8度(雙烤時GPU功耗約140W)
https://imgur.com/7brZ7VY
![[圖]](https://i4.disp.cc/imgur/7brZ7VYh.jpg)
https://imgur.com/yJqwVB2
![[圖]](https://i4.disp.cc/imgur/yJqwVB2h.jpg)
CST350背面整線空間幾乎沒有。
https://imgur.com/6Q79BOb
![[圖]](https://i4.disp.cc/imgur/6Q79BObh.jpg)
的NR200在頂部風扇的設計上安裝比較容易,但兼容性就…
https://imgur.com/vRkMmbu
![[圖]](https://i4.disp.cc/imgur/vRkMmbuh.jpg)
▲PA120高度為157mm,使用網孔側板剛好蓋上,使用玻璃側板的話會有點壓到散熱器,但
還是能蓋上,只是筆者不確定如果高溫下熱脹冷縮會不會爆掉,也可以考慮只扣三個角的
卡扣。
還是能蓋上,只是筆者不確定如果高溫下熱脹冷縮會不會爆掉,也可以考慮只扣三個角的
卡扣。
https://imgur.com/1vYklt1
![[圖]](https://i4.disp.cc/imgur/1vYklt1h.jpg)
性能。
https://imgur.com/fIEDsSW
![[圖]](https://i4.disp.cc/imgur/fIEDsSWh.jpg)
https://imgur.com/NCbyzVQ
![[圖]](https://i4.disp.cc/imgur/NCbyzVQh.jpg)
https://imgur.com/xefBNC3
![[圖]](https://i4.disp.cc/imgur/xefBNC3h.jpg)
◎溫度測試:
CPU烤機:CPU溫度76.2度
GPU烤機:GPU溫度70.6度
雙烤:CPU溫度81.7度,GPU溫度70.7度
https://imgur.com/bE1Gsrb
![[圖]](https://i4.disp.cc/imgur/bE1Gsrbh.jpg)
限制到24.5CM,前置SFX電源會被限制在27CM。
*CST350沒有標配或選配PCIE延長線,筆者估計10~15公分的PCIE延長線就夠用了。
https://imgur.com/Uls84zf
![[圖]](https://i4.disp.cc/imgur/Uls84zfh.jpg)
https://imgur.com/Ki2XeKj
![[圖]](https://i4.disp.cc/imgur/Ki2XeKjh.jpg)
https://imgur.com/QpQUKsy
![[圖]](https://i4.disp.cc/imgur/QpQUKsyh.jpg)
溫度測試:
CPU烤機:CPU溫度76.2度
GPU烤機:GPU溫度62.7度
雙烤:CPU溫度80.3度,GPU溫度62.7
使用玻璃側板CPU溫度沒有什麼變化,顯卡高了2~6度,還在接受範圍。
筆者本來預期側面冷排的溫度表現會最好,實測發現溫度表現最好的竟然是底部水冷+直
立顯卡,由於測試側邊水冷時底部並沒有加風扇,筆者又測試了側面水冷底部加風扇,結
果仍然不敵,推測是因為顯卡直插擋住風道。
立顯卡,由於測試側邊水冷時底部並沒有加風扇,筆者又測試了側面水冷底部加風扇,結
果仍然不敵,推測是因為顯卡直插擋住風道。
https://imgur.com/XfJw57u
![[圖]](https://i4.disp.cc/imgur/XfJw57uh.png)
主機板,故功耗也有些微變化,風扇數量和種類也不完全一樣。
接下來是完整的開箱:
https://imgur.com/XkZT13A
![[圖]](https://i4.disp.cc/imgur/XkZT13Ah.jpg)
https://imgur.com/uhvXGTj
![[圖]](https://i4.disp.cc/imgur/uhvXGTjh.jpg)
https://imgur.com/BJ0VWpO
![[圖]](https://i4.disp.cc/imgur/BJ0VWpOh.jpg)
https://imgur.com/Glr1tBG
![[圖]](https://i4.disp.cc/imgur/Glr1tBGh.jpg)
https://imgur.com/U4NI4Xi
![[圖]](https://i4.disp.cc/imgur/U4NI4Xih.jpg)
https://imgur.com/t1HNmqc
![[圖]](https://i4.disp.cc/imgur/t1HNmqch.jpg)
https://imgur.com/WCDA6Mj
![[圖]](https://i4.disp.cc/imgur/WCDA6Mjh.jpg)
https://imgur.com/yLrg2as
![[圖]](https://i4.disp.cc/imgur/yLrg2ash.jpg)
▲CST350除了後側其他面都可以拆除,但不像NR200可以連橫梁都拆掉。另外頂部、側邊
、底部都有可拆卸風扇支架。風扇支架在安裝上相當方便,不過底部風扇支架仍須從下朝
上鎖,而非從上而下,可能是考量到倒置模式。
、底部都有可拆卸風扇支架。風扇支架在安裝上相當方便,不過底部風扇支架仍須從下朝
上鎖,而非從上而下,可能是考量到倒置模式。
https://imgur.com/hdt89Gt
![[圖]](https://i4.disp.cc/imgur/hdt89Gth.jpg)
主機板方向)安裝,避免與主板散熱片或記憶體衝突。
https://imgur.com/IRBcVAG
![[圖]](https://i4.disp.cc/imgur/IRBcVAGh.jpg)
https://imgur.com/YZeAaQ2
![[圖]](https://i4.disp.cc/imgur/YZeAaQ2h.jpg)
https://imgur.com/OSbl5t0
![[圖]](https://i4.disp.cc/imgur/OSbl5t0h.jpg)
就能解決)。
https://imgur.com/OgfaNFU
![[圖]](https://i4.disp.cc/imgur/OgfaNFUh.jpg)
源會面臨CPU供電線偏短,建議採用主機板背面走線大法。多餘的線材只能藏在前面板。
https://imgur.com/XgVAKVY
![[圖]](https://i4.disp.cc/imgur/XgVAKVYh.jpg)
如果做分體水冷才需要考慮。
https://imgur.com/s81JyRK
![[圖]](https://i4.disp.cc/imgur/s81JyRKh.jpg)
風扇也很勉強。
https://imgur.com/mNfVeqt
![[圖]](https://i4.disp.cc/imgur/mNfVeqth.jpg)
https://imgur.com/eL6hWmx
![[圖]](https://i4.disp.cc/imgur/eL6hWmxh.jpg)
https://imgur.com/abSB8oX
![[圖]](https://i4.disp.cc/imgur/abSB8oXh.jpg)
https://imgur.com/uGMAfrz
![[圖]](https://i4.disp.cc/imgur/uGMAfrzh.jpg)
https://imgur.com/yzCGeRS
![[圖]](https://i4.disp.cc/imgur/yzCGeRSh.jpg)
優:
1. 平價做工有一定水準
2. 散熱良好,加上玻璃側板對溫度影響不大(可能是因為體積夠大)。
3. 誠意滿滿的前置IO、配件一應俱全。
安裝注意事項
1.頂部風扇要整線整得比較乾淨,否則容易吃到線材。
2.側面水冷安裝時要注意水管彎折以及線材較難整理。
3.硬碟位除了安裝在前面板外,其他地方都可能影響散熱,需做取捨。
CST350在台灣市場幾乎沒有同級產品,雖然它長得很像NR200,但可以裝M-ATX主機板+ATX
電源注定讓兩個產品的受眾完全不同,反過來說,如果你想要用ITX主板和SFX電源,那買
NR200肯定是比較合邏輯的選擇。
電源注定讓兩個產品的受眾完全不同,反過來說,如果你想要用ITX主板和SFX電源,那買
NR200肯定是比較合邏輯的選擇。
測試了一大堆散熱方案,最後我最推薦的仍然是M-ATX主機板+ATX電源+空冷的組合,雖然
雙烤時CPU溫度較高,但畢竟多數人玩遊戲偏向顯卡需求,空冷換來的易安裝、無須擔心
漏水甚至更低的音量(PA120真的很安靜)絕對是最實惠的方案。如果還是想上水冷,側面
冷排與底部冷排溫度差異不大,但是底部冷排可能導致水泵壽命降低,加上PCIE延長線和
供電轉接頭的花費,筆者並不推薦,倒是分體水冷玩家可以嘗試各種奇怪的組裝方案。
雙烤時CPU溫度較高,但畢竟多數人玩遊戲偏向顯卡需求,空冷換來的易安裝、無須擔心
漏水甚至更低的音量(PA120真的很安靜)絕對是最實惠的方案。如果還是想上水冷,側面
冷排與底部冷排溫度差異不大,但是底部冷排可能導致水泵壽命降低,加上PCIE延長線和
供電轉接頭的花費,筆者並不推薦,倒是分體水冷玩家可以嘗試各種奇怪的組裝方案。
--
喜歡閃閃發光的狐狸https://matters.news/@MapleFox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4.136.81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WhsN1cK (PC_Shop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22107585.A.994.html
推 : 推結論,以及白化PA120真的美1F 05/27 17:35
推 : 推分享,看起來很棒!2F 05/27 17:36
→ : 這就只是把原本下置 psu 的 matx 殼塞到前面去變矮3F 05/27 17:39
→ : 佔用桌面的面積沒有變小.
→ : 佔用桌面的面積沒有變小.
推 : 這咖不錯,價格低之外支援度高,大小也不會大很多5F 05/27 17:40
推 : 推推 乾這配置 我之前也想過6F 05/27 17:42
推 : 推7F 05/27 17:42
推 : 推8F 05/27 17:49
→ : 這咖之前看蝦皮有人賣999 可惜沒買9F 05/27 18:25
推 : 這個真的不錯,但前面板的LOGO.....10F 05/27 18:29
推 : 這咖除了全漢logo之外其他都不錯11F 05/27 18:34
推 : 寄信給他看他要不要出無LOGO版XD12F 05/27 18:37
推 : 白色好看推13F 05/27 18:38
推 : io拆下來反裝就可以把水冷上頂部了?14F 05/27 18:51
推 : 可以15F 05/27 18:58
推 : j小適中16F 05/27 19:09
→ : 話說那個type c usb3.0真的有人用?
→ : 話說那個type c usb3.0真的有人用?
推 : 很想換這咖 但是很懶得拆裝18F 05/27 19:18
推 : 推推 最近剛好要裝這咖19F 05/27 19:26
→ : logo自己找喜歡的貼就好了20F 05/27 19:29
推 : 推,最近也想組這咖21F 05/27 19:45
![[圖]](https://i4.disp.cc/imgur/TfWMDMlh.jpg)
推 : 小弟也注意這咖很一陣子,之前都只在意ITX,然後您25F 05/27 20:18
→ : 提到的缺點真的是缺點,所以綁手綁腳的,相形之下MA
→ : TX真的變化性高很多
→ : 提到的缺點真的是缺點,所以綁手綁腳的,相形之下MA
→ : TX真的變化性高很多
推 : 推好文,詳細實驗不同配置下CPU與GPU的溫度28F 05/27 21:20
推 : 只可惜現在matx的板子定位都在中低階 itx的等級反29F 05/28 03:35
→ : 而更好
→ : 而更好
--
※ 看板: PC_Shoppin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789
作者 maplefoxs 的最新發文:
- 最近交通部終於要規定隔熱紙了,不知道這篇會不會逆風… 去年9月交車後開始尋尋覓覓隔熱紙,一問之下才發現現在隔熱紙有夠貴,本來抓2萬的預算 ,沒想到各家高階款都要3,4萬,而入門款的報價也要1萬多,後 …91F 50推 1噓
- 嗨嗨,小弟想買人生第一台車啦,挑來挑去剩下2台 Focus active vs golf 1.5。 小車+小排量渦輪大概就這2台了,skoda kamiq外型很喜歡但是百萬手煞車+缺點跟福斯差不 多 …40F 24推
- 21F 6推 3噓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
guest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