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24-06-15 11:31:13
看板 NBA
作者 標題 [外絮] 讓人不滿的延遲吹哨? 其中自有其道理
時間 Fri Jun 14 14:47:19 2024
Those late whistles NBA fans and players hate? There’s a method to the
madness
球迷和球員痛恨的那些延遲哨聲?其中自有其道理。
https://tinyurl.com/54xupmja By Law Murray and Josh Robbins Jun 11, 2024
Those late whistles NBA fans and players hate? There’s a method to the madness - The Athletic
Players and fans hate late foul calls. The NBA says they’re not late at all. ...
![[圖]](https://img.disp.cc/t/o/cdn.theathletic.com_2a65554d395aa5647ef79a6cea9a41d0.png)
---
Anthony Edwards無法理解為什麼哨聲來得這麼晚。防守者Christian Braun也不明白。
金塊對決灰狼季後賽重要的第六場。第二節還剩8分02秒時,Edwards跳投,而Braun在
金塊對決灰狼季後賽重要的第六場。第二節還剩8分02秒時,Edwards跳投,而Braun在
Edwards出手前,打到了他的左臂。Edwards的隊友大喊:「犯規!」球打到了籃框後。這
時裁判Marc Davis才吹響了哨音。
從犯規發生到哨聲響起大約過了1.8秒。Braun和Edwards是這犯規的兩個對立方,皆舉起
雙臂表示抗議,顯示出他們的憤怒。此時,甚至ESPN的轉播員也指出哨聲「來得太晚」。
雙臂表示抗議,顯示出他們的憤怒。此時,甚至ESPN的轉播員也指出哨聲「來得太晚」。
這種情況幾乎在每場NBA比賽中都會發生,讓球員感到沮喪,讓球迷發出不滿:令人害怕
的延遲哨音,也稱為條件式犯規(Conditional foul)。」裁判似乎在等著看投籃是否命中
再響哨。如果投籃命中,繼續比賽。如果未中,裁判才會補吹罰球。
的延遲哨音,也稱為條件式犯規(Conditional foul)。」裁判似乎在等著看投籃是否命中
再響哨。如果投籃命中,繼續比賽。如果未中,裁判才會補吹罰球。
「你看到了,你經常能遇見這種情況。」快艇隊的明星球員Kawhi Leonard 在例行賽期間
曾說。「我想他們(裁判)是想保持比賽的連續性。如果有人投籃命中,他們就會讓比賽繼
續進行,而不是中斷比賽給罰球。或者他們太晚才看見犯規,我是這麼認為的。」
曾說。「我想他們(裁判)是想保持比賽的連續性。如果有人投籃命中,他們就會讓比賽繼
續進行,而不是中斷比賽給罰球。或者他們太晚才看見犯規,我是這麼認為的。」
Kevin Durant被問到類似的判罰有何看法時,他說:「我希望我能告訴你原因。」
「如果要我猜的話,他們可能不想停下比賽和干預比賽的流暢性。所以有時候他們寧願讓
比賽繼續進行,也不願因為犯規吹哨而停止比賽。因此,有時你會尊重並感謝裁判他們這
樣做。而有時你會想"該死,讓我得到哨音吧",你懂嗎? 但他們正在盡最大努力找到平衡
,既要監管比賽,又要讓我們球員做自己。」
比賽繼續進行,也不願因為犯規吹哨而停止比賽。因此,有時你會尊重並感謝裁判他們這
樣做。而有時你會想"該死,讓我得到哨音吧",你懂嗎? 但他們正在盡最大努力找到平衡
,既要監管比賽,又要讓我們球員做自己。」
然而,NBA表示,這完全是一個大誤會。據負責裁判工作的聯盟高層說,要了解真正發生
的事情,你需要了解裁判的判罰機制,他們在球場上的位置,以及他們的視線是如何影響
吹哨的時機。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將「條件式犯規 Conditional foul」這個詞從籃球詞
彙中剔除,取而代之的是「節奏哨 Cadence whistle」。 (註1: 節奏哨: 吹判遵循一定
的節奏和程序,確保判罰的公正性和準確性。)
的事情,你需要了解裁判的判罰機制,他們在球場上的位置,以及他們的視線是如何影響
吹哨的時機。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將「條件式犯規 Conditional foul」這個詞從籃球詞
彙中剔除,取而代之的是「節奏哨 Cadence whistle」。 (註1: 節奏哨: 吹判遵循一定
的節奏和程序,確保判罰的公正性和準確性。)
前資深裁判,現在負責聯盟裁判培訓和發展計劃的Monty McCutchen:「我們不是訓練基於
結果的吹判,那個是條件式犯規(裁判可能會對自己說):"哦,他沒投進,所以我會給他
犯規。" 這就是糟糕的判決,我不希望這樣子吹判。」
結果的吹判,那個是條件式犯規(裁判可能會對自己說):"哦,他沒投進,所以我會給他
犯規。" 這就是糟糕的判決,我不希望這樣子吹判。」
Crystal Hogan,一位NCAA一級大學籃球裁判,這樣解釋晚吹哨:
「犯規就是犯規……然而,有時候看起來裁判好像在等著籃球是否進籃,實際上……他們
是在給主裁判第一個機會來吹判犯規。在看到主裁判可能角度不好之後,擁有更好視角的
裁判會來補吹這個犯規,這就是所謂的延遲哨音或次要節奏哨(Secondary cadence
是在給主裁判第一個機會來吹判犯規。在看到主裁判可能角度不好之後,擁有更好視角的
裁判會來補吹這個犯規,這就是所謂的延遲哨音或次要節奏哨(Secondary cadence
whistle)。」
《The Athletic》請Monty McCutchen回顧了幾場比賽中的犯規吹判——每個犯規都伴隨
著未進的投籃和遲來的哨音——以解釋為什麼球員和球迷應該將這些判罰視為節奏哨而不
是條件式犯規。
著未進的投籃和遲來的哨音——以解釋為什麼球員和球迷應該將這些判罰視為節奏哨而不
是條件式犯規。
對McCutchen的評估持懷疑態度是合理的;畢竟他是NBA的員工。但聯盟確實承認了一些裁
判的判罰錯誤。自2015年以來,NBA公開了所謂的「最後兩分鐘報告」,涵蓋比賽第四節
和延長賽最後兩分鐘內,比分相差在三分以內的比賽。在這些報告中,每個判罰和未判罰
都會被評估為正確或錯誤吹判。
判的判罰錯誤。自2015年以來,NBA公開了所謂的「最後兩分鐘報告」,涵蓋比賽第四節
和延長賽最後兩分鐘內,比分相差在三分以內的比賽。在這些報告中,每個判罰和未判罰
都會被評估為正確或錯誤吹判。
《The Athletic》向McCutchen展示的第一個片段範例,就是Braun對Edwards的犯規。
https://streamable.com/xvhmbf (影音連結)
https://imgur.com/zQW9XAr (動圖)
最靠近的裁判James Williams站在畫面上半部的邊線上,他沒有吹這次犯規,儘管正如
McCutchen 指出的那樣,那塊區域是Williams負責區域。相反,位於畫面左下角的Marc
Davis在球碰到籃框後才做出了吹哨動作。
McCutchen 指出的那樣,那塊區域是Williams負責區域。相反,位於畫面左下角的Marc
Davis在球碰到籃框後才做出了吹哨動作。
而這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McCutchen說,Aaron Gordon擋住了Williams的視線,讓他無法看到Braun打到Edwards手
臂的動作。在這種情況下,Williams做了NBA裁判受訓時該做的事情:他沒有猜測是否有
犯規,因此沒有吹哨。
臂的動作。在這種情況下,Williams做了NBA裁判受訓時該做的事情:他沒有猜測是否有
犯規,因此沒有吹哨。
另一方面,Davis能清楚地看到Braun和Edwards。在等了一下給Williams一個做出判罰的
機會後,Davis接手了吹判責任。
McCutchen說,這些順序是「節奏哨」的經典範例。儘管Williams有主要責任來監控Braun
,但他因看不清犯規而沒有做出判罰。相反,另一名裁判(Davis)看到了犯規並吹了哨。
,但他因看不清犯規而沒有做出判罰。相反,另一名裁判(Davis)看到了犯規並吹了哨。
「這個片段展示了三位完全理解吹判機制的人。這就是為什麼他們被選到吹判第6場比賽
——因為你有三個彼此信任的人。我從James Williams身上看到了良好的紀律性,他沒有
猜測犯規。而哨音也以一個節奏哨的形式,出現在應該有的地方。」
——因為你有三個彼此信任的人。我從James Williams身上看到了良好的紀律性,他沒有
猜測犯規。而哨音也以一個節奏哨的形式,出現在應該有的地方。」
裁判的吹判機制並非完美無瑕。雖然Williams和Davis做了他們該做的事,但McCutchen注
意到另一名在底線的裁判Tyler Ford站的位置不正確。McCutchen表示,Ford應該站在底
線上寫著「Minnesota」的第二個'N'上,而不是第一個'N'。Ford讓自己處於一個狹窄的
視角,去判斷Rudy Gobert的潛在犯規。
意到另一名在底線的裁判Tyler Ford站的位置不正確。McCutchen表示,Ford應該站在底
線上寫著「Minnesota」的第二個'N'上,而不是第一個'N'。Ford讓自己處於一個狹窄的
視角,去判斷Rudy Gobert的潛在犯規。
「儘管最終沒有造成任何損失,但這是糟糕的機制,這就是我們第二天打電話給Tyler
Ford所討論的內容,即使是在季後賽中,即使他表現出色並證明他值得參與比賽,我們不
斷強調我們的機制,該站在哪裡以及該關注什麼。」
—
《The Athletic》向McCutchen展示的第二個案例,發生在3月24日湖人隊和溜馬的一場例
行賽。
https://streamable.com/zak3kx
https://imgur.com/kfL5bru
Anthony Davis對Myles Turner犯規,但哨聲遲來,這哨音是由邊線裁判50號的
Gediminas Petraitis吹的,他站在畫面底部的罰球線延伸處。
McCutchen 說,這是一個從裁判角度看特別複雜的判例,因為當回合開始時,Petraitis
的主要責任是關注兩個弱側防守球員,靠近底線的LeBron James和在罰球線的Austin
Reaves。由於隨著比賽持續進行,James沒有移動,當Turner接近籃框時,Petraitis的責
任是,找到另一位防守球員並關注他——而在這種情況下,這位球員是協防的Davis。
Petraitis確實轉移關注到Davis身上,並最終做出了正確的犯規判決,但McCutchen 承認
哨聲確實來得遲了。
那為什麼會有延遲呢?
McCutchen表示由於「場上所有的移動變化」,Petraitis需要時間,從關注James,轉移
找到Davis。這需要時間並做出判斷,而這就是為什麼哨聲會來得稍晚。
McCutchen承認,他能夠在慢動作重播的情況下,很容易的分析出為何會有延遲哨音。對
於實際觀看比賽的人,以及沒有受過裁判機制訓練、或看過很多遲來哨聲的人來說,很容
易得出這樣的結論:Petraitis、Marc Davis和Matt Myers是根據投籃結果,而進行吹判
的。
於實際觀看比賽的人,以及沒有受過裁判機制訓練、或看過很多遲來哨聲的人來說,很容
易得出這樣的結論:Petraitis、Marc Davis和Matt Myers是根據投籃結果,而進行吹判
的。
從Anthony Davis碰撞到Myles Turner,到Petraitis響哨,中間大約過了大約1.5秒的時
間。而Crypto.com場館內的湖人球迷發出了集體的抱怨聲。
—
在獨行俠與快艇的首輪第二場比賽中,也出現了遲來的哨音。
獨行俠快速推進,Luka Doncic傳球給切入的P.J.Washington,但因為Paul George犯規,
導致Washington上籃沒進。而哨聲是在球滾下籃框後才響起的。
https://streamable.com/tosod9
https://imgur.com/VRHEPyF
McCutchen 說,螢幕下方的裁判Kevin Scott做出了正確的判罰,但因為「糟糕的吹判機
制」而延遲了吹哨。
裁判被訓練專注於防守球員。McCutchen說,在這種情況下,螢幕右上角跑向底線的主裁
判Marc Davis應該監看最近的協防球員Kawhi Leonard。
Scott一開始是注視著持球防守者Terance Mann,而Scott處於完美位置來觀察Mann。
但是當Doncic傳球時,Scott應該轉移視線到下一個防守者 Paul George。但相反地,
Scott在Washington接球時,有一瞬間看向了Washington。
但是當Doncic傳球時,Scott應該轉移視線到下一個防守者 Paul George。但相反地,
Scott在Washington接球時,有一瞬間看向了Washington。
McCutchen 說:「這是基本的錯誤。」意指Scott看向Washington接球,而不是專注在
Paul George身上。「如果我們要在快節奏的比賽中吹判出色,我們必須訓練自己,然而
這並不自然……要直接從Terance Mann轉到Paul George。這很難。我們說的是「防守者
到防守者」……但如果我的眼睛,即使只是在P.J.Washington接球的一瞬間,短暫停留了
,會發生什麼事? 我會晚注意到Paul George。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吹判不對。而是我們
的大腦需要時間反應。」
這並不自然……要直接從Terance Mann轉到Paul George。這很難。我們說的是「防守者
到防守者」……但如果我的眼睛,即使只是在P.J.Washington接球的一瞬間,短暫停留了
,會發生什麼事? 我會晚注意到Paul George。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吹判不對。而是我們
的大腦需要時間反應。」
—
儘管NBA在提高裁判透明度方面做出了努力,但球員和教練們仍經常對延遲的判罰感到困
惑。連播報員也一樣感到疑惑。
當被問及延遲的犯規判罰時,分析師兼前NBA控衛Greg Anthony表示,他認為這種延遲現
象最近變得更加頻繁。
「我是這種(延遲吹判)做法的支持者,我認為這是聯盟和裁判做出的正確決定。我的理由
是,籃球是一項有碰撞的運動,但並非所有的碰撞都是一樣的。從我的角度來看,裁判試
圖判斷的是,接觸是否影響了投籃結果。所以你經常會看到這情況。球員起跳扣籃時有明
顯的身體接觸,但他們得分了,裁判認為這肢體碰撞,並沒有影響結果。而另一方面,這
樣做能給裁判時間做出正確的判罰,因為如果過早吹哨,你就沒有退路了。」
是,籃球是一項有碰撞的運動,但並非所有的碰撞都是一樣的。從我的角度來看,裁判試
圖判斷的是,接觸是否影響了投籃結果。所以你經常會看到這情況。球員起跳扣籃時有明
顯的身體接觸,但他們得分了,裁判認為這肢體碰撞,並沒有影響結果。而另一方面,這
樣做能給裁判時間做出正確的判罰,因為如果過早吹哨,你就沒有退路了。」
然而McCutchen不同意這種觀點。他堅持認為聯盟並沒有教裁判根據投籃結果來做出判罰
。「我們沒有教導所謂的條件犯規,犯規就是犯規。」
但他補充說,有些「情境線索 Contextual clues」可以讓裁判更放心,特別是當他們有
明確的視角,並且已經非常確信犯規發生時。McCutchen舉了一個假設的例子,歷史上最
偉大的射手之一Ray Allen投出一記三分球,主裁判「非常肯定」有防守球員打到了Allen
的手肘,然後看到Allen的投短了5英呎。在這種情況下,裁判可以使用Allen明顯投短了
作為情境線索,因為裁判已經非常確定有犯規的發生。
明確的視角,並且已經非常確信犯規發生時。McCutchen舉了一個假設的例子,歷史上最
偉大的射手之一Ray Allen投出一記三分球,主裁判「非常肯定」有防守球員打到了Allen
的手肘,然後看到Allen的投短了5英呎。在這種情況下,裁判可以使用Allen明顯投短了
作為情境線索,因為裁判已經非常確定有犯規的發生。
—
McCutchen表示,裁判在看不清楚犯規的情況下,因為投籃未命中而吹罰犯規是不允許的
。
「這正是我們裁判訓練和教學時,特別強調要避免這種情況。你不能在不了解的情況下,
只因為投籃沒進,而猜測並吹罰犯規。這是糟糕的裁判行為,我們非常強調避免這種情況
。」
只因為投籃沒進,而猜測並吹罰犯規。這是糟糕的裁判行為,我們非常強調避免這種情況
。」
Stan Van Gundy從兩個角度看待過遲來的哨音:一方面是他擔任多年NBA教練的經歷,另
一方面是他目前作為TNT轉播的球評的角色。
「遲來的哨音總是會引起敵隊球員、教練和球迷的抱怨——無論這是否是正確的判罰,有
時候裁判會說,"嘿,有時候我們需要點時間來處理。" 但遲來的哨音,總是會受到對手
的強烈反彈。當然有時候我確實認為他們在等待投籃結果。我認為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但
我也認為,有時候並不是這樣的。實際發生的情況是,他們只是需要時間來處理(他們剛
剛所看到的情況)。」
時候裁判會說,"嘿,有時候我們需要點時間來處理。" 但遲來的哨音,總是會受到對手
的強烈反彈。當然有時候我確實認為他們在等待投籃結果。我認為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但
我也認為,有時候並不是這樣的。實際發生的情況是,他們只是需要時間來處理(他們剛
剛所看到的情況)。」
延遲哨音是比賽中無法避免的事實。聯盟一直在調整,去應對球員試圖利用規則漏洞的行
為,同時確保比賽不會因為頻繁的回放和罰球,而拖延成三小時的比賽。當投籃沒進後吹
罰犯規時,這是一個緊張的時刻,但有些球員是能理解的。
為,同時確保比賽不會因為頻繁的回放和罰球,而拖延成三小時的比賽。當投籃沒進後吹
罰犯規時,這是一個緊張的時刻,但有些球員是能理解的。
在現代NBA中,很少有球員像快艇的James Harden那樣善於製造投籃犯規。對他來說,遲
來的哨音並不重要。
James Harden:「我只關心吹判正確就好。」
---
給各位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1.198.193 (臺灣)
※ 作者: love1500274 2024-06-14 14:47:19
※ 文章代碼(AID): #1cQ-U3M7 (NBA)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A/M.1718347651.A.587.html
※ 編輯: love1500274 (220.141.198.193 臺灣), 06/14/2024 14:53:15
--
→ : 突然按到發表 修改中1F 06/14 14:48
推 : 哪天換AI吹哨好了2F 06/14 14:48
推 : 好,請iverson來幫吹3F 06/14 14:49
推 : 問就是機制 好像在哪聽過類似的4F 06/14 14:56
推 : 當足球在吹膩?5F 06/14 14:56
推 : 講解的滿好的阿 倒覺得正確比快速重要6F 06/14 14:56
→ : 反過來看 一堆吹錯但吹很快的話 應該很不爽?
→ : 反過來看 一堆吹錯但吹很快的話 應該很不爽?
推 : 簡單來說有照SOP執行,理性勿嘴,但不可能XD8F 06/14 14:58
推 : 其實解釋得不錯啦9F 06/14 15:02
→ : 新增一個裁判能否解決這問題?10F 06/14 15:02
→ : 不會解決 因為裁判就是有分工的11F 06/14 15:03
→ : 這篇說明很清楚 會延遲就是因為該負責的人因為某些
→ : 原因吹不了或看不到 才會拖延到其他人支援吹哨
→ : 這篇說明很清楚 會延遲就是因為該負責的人因為某些
→ : 原因吹不了或看不到 才會拖延到其他人支援吹哨
推 : 看到有犯規就吹的前提下 什麼主裁判先吹或靠最近的14F 06/14 15:07
→ : 先吹 還要等前一順位的不吹才能吹根本超白癡的
→ : 先吹 還要等前一順位的不吹才能吹根本超白癡的
推 : 之前灰狼黃蜂最後兩分鐘10個誤判 整場不知道有幾個16F 06/14 15:09
→ : 問題是不這樣分工的話 如果兩個裁判同時響哨還互相17F 06/14 15:09
→ : 衝突更炸吧 有這種優先級就是確保有最佳視角的裁判
→ : 下的判決最優先
→ : 衝突更炸吧 有這種優先級就是確保有最佳視角的裁判
→ : 下的判決最優先
→ : 實際上就是目前三個裁判根本沒辦法正確吹判20F 06/14 15:09
推 : 解了一個疑惑21F 06/14 15:10
→ : 3個裁判沒辦法…那我老實說4個真的會比較好嗎22F 06/14 15:10
→ : 裁判多頂多讓視線死角變少而言 判決品質還是差不多
→ : 裁判多頂多讓視線死角變少而言 判決品質還是差不多
→ : 有不同意見再討論聽誰的啊 裁判圍成一圈改判又不少24F 06/14 15:12
→ : 見
→ : 見
→ : 同一群人啊 是會好多少26F 06/14 15:12
→ : 而已*
→ : 人越多只會嘴越雜啊 你怎麼會覺得人更多意見就比較
→ : 精確
→ : 而已*
→ : 人越多只會嘴越雜啊 你怎麼會覺得人更多意見就比較
→ : 精確
→ : 都不要吹 直接上演全武行 輸贏都精彩(?30F 06/14 15:14
推 : 裁判越多 標準越不一致的可能性反而增加+1 XD31F 06/14 15:14
→ : 就聽比較肯定的或最近的裁判啊32F 06/14 15:14
→ : 每次籃下那種5050的 最後都是底線裁判做動作
→ : 而且這篇說的是響哨時機的問題
→ : 響哨後聽誰的有順位我又不反對
→ : 每次籃下那種5050的 最後都是底線裁判做動作
→ : 而且這篇說的是響哨時機的問題
→ : 響哨後聽誰的有順位我又不反對
推 : 兩個響哨不同討論的話 跟latecall差不多 都會有人36F 06/14 15:19
→ : 不爽阿~ 不如晚吹但判正確
→ : 不爽阿~ 不如晚吹但判正確
推 : 都有看回播還是裝瞎不改判的 不用期待太多38F 06/14 15:23
推 : 解釋得滿清楚的,老實說有點被說服了(?39F 06/14 15:24
→ : 感覺就是看到沒進就補哨,有進就不吹40F 06/14 15:24
推 : 兩個人同時響哨不好嗎?即使是衝突也代表要重點檢41F 06/14 15:25
→ : 視吧?還是犯規是可在抵消?
→ : 視吧?還是犯規是可在抵消?
推 : 如果你要比較同時吹晚吹哪個比較好 我覺得晚吹比較43F 06/14 15:26
→ : 好
→ : 而且同時吹的出現的頻率會有其他狀況也會
→ : 好
→ : 而且同時吹的出現的頻率會有其他狀況也會
→ : 導入鷹眼看一些一翻兩瞪眼的判決減輕場上裁判要注意46F 06/14 15:27
→ : 的東西啊 比如踩界外這種靠機器看遠比靠人看準吧
→ : 還有什麼帶球過半 禁區違例這種也都不用再叫人看
→ : 的東西啊 比如踩界外這種靠機器看遠比靠人看準吧
→ : 還有什麼帶球過半 禁區違例這種也都不用再叫人看
推 : 同意樓上49F 06/14 15:29
→ : 當作輔助
→ : 當作輔助
推 : 解釋這麼多 還是不導輔助鷹眼啊51F 06/14 15:30
→ : 其實這篇只是告訴你裁判吹判機制52F 06/14 15:31
→ : 不代表不會誤判
→ : 不代表不會誤判
→ : 其實不太懂 有確定看到就吹 不確定那就不吹 為什麼54F 06/14 15:32
→ : 要有順位
→ : 要有順位
推 : 裁判麻煩的是自由心證 到底有沒有公平56F 06/14 15:33
推 : 應該可以用轉播畫面AI輔助計算可能的犯規,AI不只57F 06/14 15:34
→ : 會crossover還會幫助判罰
→ : 會crossover還會幫助判罰
→ : 再說他也是聯盟員工負責培訓裁判59F 06/14 15:34
→ : 也不可能直接承認我們就是沒進再補吹
→ : 也不可能直接承認我們就是沒進再補吹
推 : 只要是人都會有種種因素,要不改用機器人判斷最快61F 06/14 15:35
推 : 對 所以就算給你鷹眼電子輔助 也比不上心證(聯盟)62F 06/14 15:40
推 : 翻譯:試圖用整篇鬼話解釋自己為何亂78吹哨63F 06/14 15:40
→ : 是喔 那上一場吹了沒人理就裝沒事該怎麼解釋?64F 06/14 15:40
→ : 我常說規則就只是規則 一堆根本不照規則判還硬ㄠ的65F 06/14 15:41
推 : 規則是有訂啦 但解釋規則的是人 還是有人為因素66F 06/14 15:43
NBA / 【影片】裁判「操控比賽」一幕曝光!Tatum灌籃明顯被打手!裁判手都揚起來準備吹犯規又急忙放下 - 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總冠軍賽G3獨行俠以99比106輸給塞爾提克,大比分以0-3落後,應該說留給獨行俠的時間不多了。在比賽結束... ...
![[圖]](https://www.ballgametime.com//wp-content/uploads/2024/06/2024061316160288.jpg)
推 : 有沒有明顯影響進球也是"人覺得"有沒有影響啊XD69F 06/14 15:48
推 : 要說的話 現在還有裁判報告出來說我們錯了..m..www70F 06/14 15:53
→ : 這解釋還行 可以接受71F 06/14 15:57
推 : 所以是要看主裁判要不要給?是這樣嗎?主裁判角度72F 06/14 16:14
→ : 不好 另一個裁判看到了還是要請示主裁判?什麼鬼啊
→ : 不好 另一個裁判看到了還是要請示主裁判?什麼鬼啊
推 : 推這篇翻譯,講的滿清楚的74F 06/14 16:16
推 : 真的很堅持人判的話 可以用AR技術來輔助判決75F 06/14 16:21
→ : 可以在眼鏡上顯示透視 穿過各種障礙物的視覺影像
→ : 這樣就可以不用搞一堆這種毛了
→ : 可以在眼鏡上顯示透視 穿過各種障礙物的視覺影像
→ : 這樣就可以不用搞一堆這種毛了
推 : 它們是要等主裁判有看到判 但主裁判沒看到 其他人78F 06/14 16:33
→ : 要判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區域跟角度
→ : 不是要請示主裁判
→ : 要判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區域跟角度
→ : 不是要請示主裁判
推 : 以後用AI裁判吧81F 06/14 16:35
推 : 看球多年 我一直相信裁判的哨音多少可以決定比賽勝82F 06/14 16:55
推 : 你用AI裁判 這樣阿銀就無法常常賺罵裁判罰款了啊83F 06/14 16:55
推 : 這裡面我只接受Hogan的情境 其他的講那麼多 不就是84F 06/14 16:57
→ : 有一邊要吃虧
→ : 有一邊要吃虧
噓 : 裁犬還想辯解喔86F 06/14 16:59
推 : 都只是藉口,有問題先吹就好,每次看球沒進才吹很87F 06/14 17:53
→ : 奇怪,進了不用吹是不是?
→ : 奇怪,進了不用吹是不是?
推 : 條件式吹判(X選擇性吹判(O89F 06/14 18:38
推 : 這裡的舉例是沒進球延遲哨才來,那進球了所謂的延遲90F 06/14 18:46
→ : 哨還會吹嗎?
→ : 哨還會吹嗎?
推 : 這裡主裁判的意思,是責任區(通常是最近)裁判92F 06/14 19:24
→ : 有時候因為場上突然變化角度剛好被遮住或不清楚
→ : 這時候其他的裁判有可能剛好有更好的角度
→ : 但第一時間會忍一下,責任區裁判沒響哨才吹
→ : 這種「幫忙」的情況通常都是很確定有犯規才會吹
→ : 有時候因為場上突然變化角度剛好被遮住或不清楚
→ : 這時候其他的裁判有可能剛好有更好的角度
→ : 但第一時間會忍一下,責任區裁判沒響哨才吹
→ : 這種「幫忙」的情況通常都是很確定有犯規才會吹
推 : 但既然很確定了為什麼還要等一下責任區97F 06/14 19:52
→ : 記得以前是很常看到兩個裁判同時響哨的
→ : 記得以前是很常看到兩個裁判同時響哨的
推 : 解釋得還算合理99F 06/14 20:49
推 : 看到就吹了什麼等主裁判100F 06/14 21:22
→ : 兩個甚至三個人同時響哨不就代表判罰原因更明確?
→ : 兩個甚至三個人同時響哨不就代表判罰原因更明確?
推 : 這唬爛吧 那為什麼總是沒進的時候才延遲102F 06/14 21:25
→ : …你們全部是連文章都沒看完嗎103F 06/14 21:41
推 : 因為不鼓勵越區響哨104F 06/14 22:04
→ : 希望裁判們能更專注在自己的責任區(無球區)
→ : 當然場上千遍萬化,裁判法寫的是死的
→ : 讓比賽能夠順利進行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 兩人同時響哨狀況大部份都是在共同責任區
→ : 希望裁判們能更專注在自己的責任區(無球區)
→ : 當然場上千遍萬化,裁判法寫的是死的
→ : 讓比賽能夠順利進行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 兩人同時響哨狀況大部份都是在共同責任區
推 : NBA裁判最大功用就是帶聯盟想要的風向109F 06/14 23:07
推 : 球員不要打太快就不會有晚吹哨的問題了啊110F 06/15 01:01
→ : 攻守兩方每一動都等裁判看清楚再動 保證零誤判
→ : 攻守兩方每一動都等裁判看清楚再動 保證零誤判
推 : 推112F 06/15 07:25
推 : 長知識,節奏優先權的機制滿合理的,在快節奏的場113F 06/15 08:40
→ : 上變動,三個裁判要能互相cover,確實需要一些講好
→ : 的機制
→ : 上變動,三個裁判要能互相cover,確實需要一些講好
→ : 的機制
推 : 感謝解釋116F 06/15 10:14
--
※ 看板: NBA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5
作者 love1500274 的最新發文:
- Sources: After Kings suffered 24-point loss at home to Warriors last night, interim head coach Doug …140F 77推 1噓
- 10F 9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9F 25推 2噓
- Washington Jr. DNP Coach's Decision Mamukelashvili DNP Coach's Decision J. McLaughlin DNP …287F 186推 13噓
- LeBron James passed Vince Carter (1,541) into third place in NBA history in games played with his a …87F 66推 3噓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