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MathThinking
作者 MID (MID)
標題 博士熱愛的算式--電影觀後心得
時間 2011年05月11日 Wed. PM 09:16:52


英語系 廖藝玲


在觀看電影之前,我一直很好奇的是一部以數學為主的電影會多麼吸引人?然而,在欣賞完之後,我發現此部電影不僅介紹了一點簡單的數學觀念,例如:階承、完全數、親和數等等,電影本身也呈現出一些有別於數學層面的人生意義。譬如說我們透過女管家真誠對待博士的態度可以瞭解到這種真誠的力量是有多麼強大,它融化了大嫂冷冰冰的心,使大嫂的願意為女管家永遠敞開她家的門,更使得原本幾乎是與世隔絕的博士願意在踏出家門且走入戶外及人群,甚至是開懷大笑!另外,我們從電影中也可以體會到一個人對一件事物熱愛的態度可以影響他人:女管家在被辭退在博士家的工作後,她在另外一個職場上也漸漸培養出研究數字的興趣,甚至是在解出數字中所隱含的意義之後,她綻放出十分燦爛且帶有成就感的笑容,我認為這也是作家小川洋子所要表達的另一個意義:人人不用和博士一樣精通且熱愛數學才能解出數字中所隱含的神祕意義,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和女管家一樣解出隱藏在數字中的秘密,數學不一定只有在研究的領域中才有價值,那些存在且隱匿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和研究領域中的數學是等值且一樣美麗的!


   電影中這位熱愛數學且僅有八十分鐘記憶的博士讓我想起了另一部美國電影《美麗境界》的數學家John Nash,這兩部電影的主角,一位是因車禍後而記憶受損到僅能擁有八十分鐘記憶,另一位是記憶完好無缺但是卻有精神上的疾病,雖然他們生理上都因缺陷而不完美,然而,在追求數學之識的過程中,他們的執著的精神使我們深感敬佩且忘卻了他們的不完美,而對他們來說,他們不完美的生命更因追求數學而完美了他們。另外,他們兩位不僅都擁有一顆喜愛數學的心,而他們對於數字的知覺且敏感度更是異於常人,我想這兩項要素—喜愛數學與不錯的數字敏感度—是想要學好數學的人也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


   在看完這部電影後,我馬上聯想到了之前洪教授演講的題目「數學也可以很文學」,此部電影正是融合數學以及文學之作品之一。乍看之下,我們也許會覺得整部電影都圍繞著數字打轉且主要人物們似乎很常在講解數學,然而,在這些數字中,數學老師阿根的兒時回憶卻因這些數字而串連起一個扣人心弦的溫馨故事。這部電影也讓我真正地體會到數學不再是那看似枯燥無味的公式,數學可以以平易近人的形式呈現在我們的生活裡:在書中抑或是在電影中。



--
※ 作者: MID 時間: 2011-05-11 21:16:52
※ 看板: MathThinkin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879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