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LoveWorld
作者 LoveWorld (愛的世界)
標題 [人物] 94歲豆花伯 喚起金門人的鄉愁
時間 2012年05月17日 Thu. AM 08:22:04



2004.01.06 中國時報

94歲豆花伯 喚起金門人的鄉愁

李金生/專題報導

他今年九十四歲;是已故一級上將何應欽的親外甥;他每天都推著車子在金門沿街叫賣豆花;他是全國最高齡,「人瑞級」的流動攤販。他叫袁席儒,湖南省安仁縣人,但在金門很少人知道他的姓名,大家都親切的叫他:「豆花伯」。

15歲從軍 浴血作戰 十五歲那一年,他因為家道中落,含淚離家從軍,當時長得還沒槍桿子高,從北伐、抗戰到剿匪戰役,一路跟著部隊跑來跑去。民國卅二年參加印度遠征軍,在孫立人麾下浴血作戰,是他一生最深刻的記憶之一。

卅四年抗戰勝利,他隨著先遣部隊進駐宜蘭接收台灣,次年回到湖南老家,卅七年又參與國共戰事,第二年再隨著十八軍的天馬部隊打金門的「古寧頭戰役」,其後又歷經驚天動地的「九三砲戰」。他還記得四十二年戍守最前線的大膽島時,經國先生送給他一套衣服、兩支牙刷、一條毛巾,還轉贈蔣夫人的兩千元大紅包,讓他興奮好幾天。

迄四十六年,袁席儒以上士軍階退伍,結束硝煙瀰漫的軍旅生涯,剛從部隊下來時,他先在金城鎮東門里公所擔任里丁,五年後陸續幹過賣菜、補皮鞋,以及沿街叫賣「好吃糖」,換取玻璃瓶和破銅爛鐵的資源回收工作。至今,他還會高興的告訴別人,自己有一手製鞋的好技藝。

從製鞋匠 到豆花伯
五十三年五月,他與另一半楊秀結婚,跟太太習得製作傳統手工「豆花」的工夫,從此展開四十年來每天下午四時推著車子叫賣豆花,從南門「許氏家廟」旁老街出發,經過浯島城隍廟,再沿著光前路、中興路、民生路、莒光路走,固定繞完全鎮一大圈,至晚上九時才收攤回家的日子。

在宏亮中有些沙啞,帶著濃濃湖南口音的「豆花」、「豆花」叫賣聲中,不論男女老幼,大家一聽就知道「豆花伯」來了,看看雙輪車軋軋經過的時間,就跟牆上的掛鐘一樣的準。

除了常關心他生活的金門榮民服務處之外,幾乎沒有人知道這位住在南門窄巷,賣豆花以外,每天還要兩次到豬圈餵豬,成天傴僂著身子幹活,一刻也不得休息,卻依然精神得很的老人家,會是一代名將何應欽的外甥。

偶爾,打開話匣子的「豆花伯」才會告訴訪客,出身貴州大家閨秀,個子高高的,綁著小腳的母親,在他離家時叮囑八個字:「道德、品德、守法、勤勞」,交代他只要做到這些,走到哪兒都行得通。如今言猶在耳,只是慈暉已然遠離。

舅舅何應欽 來認親
民國四十八年,也就是「八二三砲戰」的次年,何應欽將軍打聽到外甥落腳金門,曾託駐守金西頂堡村的楊師長帶了五萬元找到他,結果他不願聽舅舅的話到台灣相聚,而且一毛錢也不要。因為,他說走過風風雨雨的一生,深深體會到一切都要靠自己,只有自立自強,才是最實在的,這也是他為甚麼在九十四歲高齡的此刻,仍堅持繼續幹賣豆花的活兒,再說每天運動,手腳靈活俐落,好處多多!

養育四女一子的豆花伯,在七十九年間由小女兒陪同返回湖南老家,無奈景物依舊,人事已非,傷心落寞的他,只待了三天,就再一次離開家鄉。

再返湘 金門做故鄉
如今,他早已將遠在千里外的金門,當作自己的故鄉,因為這裡每天都有人等著喝他的豆花。
「天天運動,身體健康,講話要誠實,做事要緊張,練身體、存點錢,統一大陸回家鄉,孝順父母做榜樣」,重聽十分厲害的豆花伯,一口氣背誦著當年軍中新生活運動的打油詩。

夜幕低垂的金門,陣陣「豆花」、「豆花」叫賣聲,在寂靜的街道不停迴盪著,對四十年來曾喝過「豆花伯」的豆花,如今散居各地的鄉人來說,他呼喚的不只是熱呼呼的豆花,而是另一種鄉愁。

附註:豆花伯已於2007年5月15日,凌晨2點,以九十八歲的高齡與世長辭了,但他的精神及豆花叫賣聲則永遠的長存在多數金門人的回憶中。


--
※ 作者: LoveWorld 時間: 2012-05-17 08:22:04
※ 看板: LoveWorld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35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