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ndi
作者 標題 [轉寄][文化] 印度探索之感知恒河
時間 2010年11月15日 Mon. PM 05:32:01
看板 India
作者 標題 [文化] 印度探索之感知恒河
時間 Mon Nov 15 17:24:24 2010
印度探索之感知恒河
經濟觀察網曾榛/文
出處(有附圖)
http://www.eeo.com.cn/Business_lifes/editors_choice/2010/11/15/185878.shtml
前言
風靡全國的瑜伽和肚皮舞,口味濃重的咖哩美食,歡歌熱舞的印度電影,還有經久不衰的
泰戈爾詩歌……對於印度,中國的男女老少都不會覺得陌生。 然而,我們熟悉的只是表
面的印度元素,而非真正的、鮮活的印度。 他們的歷史、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經濟、他
們的民主,他們的思想……我們其實知之甚少。 印度是一個奇異得讓人難以定義的國度
,既神秘又開放,現代與古老並行,民主與腐敗交織,這裡有濃墨重彩的人文風情,也有
綺麗迷人的自然風光、濃郁虔敬的宗教氛圍……3月中旬,當筆者歷時半個月,遊歷了印
度四個著名城市:德里、阿格拉、齋浦爾、瓦納那西,經歷了一次異常新鮮、奇異、豐富
、思緒萬千的探索之旅。
尋找恒河
去瓦臘納西是為了恒河。 可從踏上瓦臘納西大地的那一刻,便一直在問:“恒河在哪兒
?”從擁擠的火車站一路顛簸,穿過塵土漫天的大街,鑽進阡陌縱橫的小巷,找到預定的
客棧,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恒河一直沒有出現。 我胡亂吃了兩片麵包、一隻香蕉當午餐
,背起相機,迫不及待要去找恒河。 客棧老闆告訴我,穿過這些小巷就能見到恒河。 “
那你給我一張地圖吧,這裡的小巷實在太曲折了。”我說。 老闆和周圍的人都笑起來:
“小巷哪有什麼地圖,即使有,你也用不上。你來的時候沒發現嗎?小巷裡連路標和門牌
都沒有。”缺乏方向感的我有點頭大:“那我迷路怎麼辦?”“問人,實在不行,就問上
帝。”大家一臉輕鬆地說。 撂下一句“God bless me!”,我懷著忐忑與新奇上路。
走一段,問一段,一路汗流浹背地探尋,筋疲力盡之時忽覺眼前一亮,一個古樸的石門後
框著的一片灰黃色漣漪就是我朝思暮想的恒河了! 穿過石門,邁下厚重的石階,緩緩流
動的恒河像一塊古老的絲綢,在我面前溫柔地徐徐展開。 有陰涼的石階上星星點點散落
著賣茶的小攤,旁邊圍坐著或發呆或聊天的印度人和外國遊客;不懼炎熱的孩子在河邊嬉
水,發出歡樂的尖叫,河堤寬闊處則被打板球的青年佔據;灰身黃嘴的水鳥掠過河面,野
狗成群地追來打去,黑乎乎的山羊和牛在垃圾堆裡覓食,沿河的牆梗上跳竄著靈巧的松鼠
和獼猴……各種生靈都在恒河各取所需、怡然自得。 印度是個等級森嚴的國度,但恒河
卻彷彿其中一片淨土。 恒河邊,萬物生靈都是平等的。 無論卑微還是高貴,無論貧窮還
是富有,無論什麼宗教、無論什麼種姓,無論人還是動物,都可以盡情吮吸恒河母親的乳
汁,享受那亙古不變的慈愛。 我內心一陣柔軟,眼裡泛起濕潤,作為一個異國人,竟也
強烈感受到恒河的親切。
小巷探奇
1500平方公里的瓦臘納西只有十幾條可以行車的小公路,卻密佈著上千條蜿蜒曲折、彼此
聯通的小巷。 它們全都集中在恒河西岸,在瓦臘納西的地圖上只是一片紅色的細線,沒
有名稱,沒有標識……別說外國遊客,就是對印度本國的外地人來說也是一個迷宮。 不
過,沒有探索,旅行還叫旅行嗎? 瓦臘納西的小巷是我所見過最窄小、最豐富和新奇的
——小巷沿著光滑的石板路延伸,最寬的地方不過兩三米;最窄的地方,張開雙臂就能觸
到兩側的店門。 儘管空間如此逼窄,小巷依然隨處可見慢悠悠溜達的牛,霸道地躺在路
中間打瞌睡的狗,印度人從不驅趕它們,最多側身而過時拍拍牛屁股。 重三搭四載滿人
的大摩托和滿載貨物的板車也不時開進來,擁擠程度可想而知,但卻從沒聽見人抱怨,大
家只是平和、緩慢地相互協調著擠過。 加之小巷裡每隔幾十米就會有一間神廟,因此水
洩不通的“堵人”事件時有發生,每逢神廟有祭祀活動,都會有警察來為人畜疏導交通。
小巷道路兩旁全是一間緊挨一間的店鋪,每間不過幾平米到十來平米,店舖的樓上和背
後則層層疊疊擠滿了客棧和民居。 店舖的種類出乎我意料地應有盡有:餐廳、甜品店、
旅館、咖啡廳、貨幣兌換、票務代理、電話通訊、五金電器、日用百貨、當地服裝、特色
飾品、傳統珠寶、工藝品、樂器、圖書音像、郵局、診所、藥店、網吧、瑜伽館、精油按
摩坊、占星術課堂、音樂教室、各種大小神廟……小巷不但供應當地人的生活起居,還可
以解決一個遊客在旅途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難題,而且價格都便宜得讓人感動——飽餐一頓
咖哩菜和烤餅僅需100多盧,一升礦泉水20盧比,半個塊西瓜10盧比,花800盧就可以讓自
己從頭到腳換上當地行頭……
晨浴與晚祭
清晨和夜晚是恒河最迷人的光景,也是最熱鬧的時刻。 趕在太陽升起之前租一條木船,
在濃霧籠罩的河面泛舟,有種置身仙境的神秘。 太陽慢慢升起來,紅彤彤地望著古老的
恒河,給原本灰黃的水面鍍上了一層柔和的金紅,好似裝飾精美的紗麗。 河岸上開始喧
鬧起來,來自印度各地的善男信女,提著水壺、帶著祭品、扶老攜幼地從一個個蜿蜒曲折
的小巷中擠出,邁下一級級厚實的石階,繁星般在瓦納那西綿延6.7公里的河岸邊散佈開
來,開始一天中最隆重的儀式——恒河晨浴。 他們緩緩步入聖河,祈禱、懺悔、沐浴、
飲水,向神靈傾吐心內的苦悶和喜悅,用恒河的聖水洗去今生的罪孽,祈求來世的福佑。
點兩塊碎蠟,焚幾柱印度香,面朝恒河,閉目而坐,念念有詞,髮型奇異、身穿橙色衣衫
的苦行僧在岸邊的高台上擺開架勢,冥想、修煉;瓦臘納西是印度7種宗教的聖城,而恒
河又是這聖中之聖,沿岸六十多個Ghat石階上,不同信仰的男女在喧鬧的人群中置身事外
地閉目禱告;身穿艷麗紗麗的女人們用飾品將自己從頭到腳裝飾起來,在河中放下鮮花做
成的河燈、花環、鮮果,為自己和親朋祈福;乞丐們喜歡坐成一長排,向路人和遊客伸手
,他們每人都有兩個碗,一個裝錢,一個裝糧食,因為當地人往往會給他們一些米或豆子
;在河邊洗滌的人們把衣服、床單、桌布花花綠綠在河邊的草地和台階上鋪展開來,好似
一幅幅絢爛的抽像畫。 臨走之時,所有印度人都會裝一壺恒河的聖水,或回家飲用,或
送進神廟。
夜幕初降,坐在餐廳臨河的陽台上晚餐,“ganga……(印度語,恒河)”河面飄來悠遠
、蒼涼的歌聲,彷彿從遠古而來。 循聲望去,主碼頭上一片燈火輝煌、人聲鼎沸,隆重
的晚祭開始了。 河岸廣場上搭起一個個寬闊的木板,上面放著鮮花、香爐、神像、經書
等祭祀用品,一群衣著光鮮、考究的婆羅門青年站在祭台前神情肅穆地焚香、唱經、祭祀
。 台下是人山人海的信眾,用擊誦經與祭祀們應和。 滿載遊客的船隻也聚集到祭台周圍
的河面,鎂光燈在夜空中閃個不停。 除了停電或惡劣天氣,恒河邊每天都有晚祭。 祭祀
結束後,信眾們也久久不願離去,繼續在河邊祈禱、乘涼、玩耍,直到深夜十一二點。
可第二天清晨四五點鐘,恒河邊又熱鬧非凡了。 對印度來說,時間最應該用來親近恒河
,睡覺實在太浪費光陰了。
火葬歷險
我沿著河岸閒逛,忽見一群人在河邊搬卸木材,覺得畫面很有張力,於是舉起相機拍攝。
剛按了兩下快門,就听見“Delete!Delete!(刪掉)”一名中年印度男子忽然沖我大
喊大叫, “有人快死了,等著燒屍體,你為什麼要拍照?”我震驚中放眼一望,不遠處
的確散落著一個個冒著青煙的火堆,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火葬區! 旅遊攻略告訴我,每
天都會有遊客在這里為了拍照的事情和印度人發生衝突,甚至打鬥。 我嚇得不輕,只好
裝作不明狀況的樣子,一邊道歉,一邊趕緊逃回賓館。 第二天換了身衣服,才敢再去那
裡看火葬。
恒河不僅是滋養印度人生活與信仰的母親,更是通向天國的水道,而聖城瓦納那西便是離
天堂最近的地方。 此生一定要去一次瓦臘納西,能死在這更是再好不過,這是幾乎所有
印度人的共同信念。 因為按印度教義,在聖城火葬,並將骨灰撒入聖河,靈魂便能免受
輪迴轉世之苦,直接升入天國。 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垂暮的印度教老人來到這裡等死。
瓦納那西下游的恒河岸邊,錯落著十多個大大小小的火堆,24小時不間斷地焚燒著自然死
亡的老人。 據說,焚屍的火種來自濕婆神降下的天火,已在火葬區的寺廟頂上燃燒了三
千年。 懷孕的婦女、小孩、被蛇咬了的人以及其它一些意外死亡的人都不可以在這里火
葬,而是栓上大石頭沉入河中。 所以,恒河上不時會有浮屍飄過,當地人早已見慣不驚
,唯有遊客瞠目結舌。 有意思的是,印度教裡的高僧和那些意外死亡的人一樣不能火葬
。 印度人說,那是因為神就在高僧心中,所以他們的身體是不能燃燒的,死後可以直接
去天堂。
活著的印度女人是不允許進入火葬現場的,唯有外國女性享有觀摩的“特權”。 我原本
以為火葬的現場極為驚悚,鼓起二十分的勇氣前去。 結果證明我多慮了——屍體被嚴實
地包裹在金光閃閃的織物中,覆蓋著美麗的鮮花,放進火堆中,立即被熊熊的烈火吞噬,
看不到什麼可怕的景象。 最周到的是,印度人在屍體中放入了一些特殊香料,因此火葬
現場瀰漫著一股焚香的氣息,而非我想像的屍體燒焦的恐怖味道,只有類似焚香的氣息。
中國人的喪葬永遠充滿了哭天搶地,而恒河邊的葬禮卻異常安靜和肅穆,死亡的恐懼被
神聖和莊嚴消解。 一位負責火葬的工人告訴我:“對於死亡,我們不喜悅也不悲傷,眼
淚只會阻礙亡靈升入天國的進程。”
印度的種姓制度在火葬區也有鮮明體現:種姓高的死者,會在岸邊比較高的石台上焚燒,
用的木材也是最好的;種姓低的就在河邊焚燒,窮人甚至要靠慈善救濟買木頭。 許多有
錢人死去時都戴著昂貴的珠寶,尤其是那些婆羅門的女人,許多珠寶是無法被火熔掉的,
而且死者家屬也不會去灰堆裡撿這些東西。 因此每天黎明火葬相對稀疏的時段,不少印
度人拿著大篩子到這裡來淘珠寶,找到後就近在河邊清洗,然後拿去變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95.223
--
※ 來源: Disp BBS 看板: Hindi 文章連結: http://disp.cc/b/145-KTf
※ 編輯: BonneCherie 時間: 2010-11-15 17:40:14 來自: 61-230-195-223.dynamic.hinet.net
※ 看板: Hindi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41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