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25-02-05 00:15:11
看板 Steam
作者 標題 [心得] AllyX、Steam Deck Oled 心得
時間 Tue Feb 4 14:24:35 2025
過年期間入手這兩台人氣比較高的掌機,過年期間也高強度玩了一陣子,來分享一下兩台
機子的優缺點。
網路上有許多性能比較,這邊就不多贅述,主要會著重在使用體驗上。
以下 AllyX 使用 Ally 簡稱,Steam Deck Oled 使用 SD 簡稱。
https://i.imgur.com/RqyiQl2.png
![[圖]](https://i.imgur.com/RqyiQl2h.png)
外觀
尺寸
SD 因為觸控板關係,長度放飛自我,但相反的,握持的重量被分散開來,實際上重量體
感沒有 Ally 這麼沉的感覺。
Ally 短了 SD 一個觸控板長度,實際上是比較適合攜帶出去遊玩的大小,但長時間使用
體感重量就會感覺比較重,因為重心沒有分散開來。
單純以握持手感其實兩台重量都不合格,如果不是在家裡用,外出一沒有支撐玩超過30
分鐘就一定都會手酸,理想重量應該維持在300g-450g內,Switch Lite
的重量就非常完美,但魚與熊掌不能兼得,有了重量續航也上升了。
按鍵設計
XYAB鍵
我是 PS 手把派,對於 Ally 針對 ABXY 做成扁平設計按鈕給予好評,尤其是按鈕也有做
加大處理,握持手感已經很接近手把了,整體真的很舒服,尤其是在玩文字需要大量按 A
的場景,或是動作遊戲,削平確實可以獲得更好的按鍵舒適度。
加大處理,握持手感已經很接近手把了,整體真的很舒服,尤其是在玩文字需要大量按 A
的場景,或是動作遊戲,削平確實可以獲得更好的按鍵舒適度。
SD 設計則因為觸控板限制,XYAB 大小只能做成 Switch Lite 的大小限制,但 V 社又做
成 XBOX 凸出設計,其實我沒有很喜歡,應該說不是很習慣XBOX 按鍵的這種凸起設計,
所以我覺得按鈕不是很好按,也有可能是我胖手指。
成 XBOX 凸出設計,其實我沒有很喜歡,應該說不是很習慣XBOX 按鍵的這種凸起設計,
所以我覺得按鈕不是很好按,也有可能是我胖手指。
方向鍵
因為觸控板設計關係,我只能說 Ally 全面碾壓 SD,SD 的方向鍵位置太難用了,基本上
都要把觸控板改為方向鍵才能勉強使用,使用 Ally 方向鍵使用率大幅提升。
肩鍵、扳機鍵
肩鍵部份也是 Ally 勝出,微動肩鍵過於舒服,尤其是玩之狼這種大量使用肩鍵的遊戲,
體感上更好,相反 SD 設計偏硬,需要用更多力氣才能按;扳機我則比較喜歡 SD 的設計
,因為大小比較習慣,Ally 就做的比較大,鍵程也比 SD 深,玩一些簡單遊戲會比較費
力。
體感上更好,相反 SD 設計偏硬,需要用更多力氣才能按;扳機我則比較喜歡 SD 的設計
,因為大小比較習慣,Ally 就做的比較大,鍵程也比 SD 深,玩一些簡單遊戲會比較費
力。
觸控板
這部份無疑是 SD 勝出,觸控板滑鼠過於好用,不管是玩一些需要滑鼠操作的遊戲,或是
臨時桌面操作,那個觸控板搭配特調的振動,簡直不要太舒服,如果玩的遊戲只支援滑鼠
操作,強烈推薦入 SD 教。
臨時桌面操作,那個觸控板搭配特調的振動,簡直不要太舒服,如果玩的遊戲只支援滑鼠
操作,強烈推薦入 SD 教。
Ally 部分就沒什麼好說的,在 Win 下使用搖桿當滑鼠搭配觸控螢幕這種苦難,體會過
SD 就知道觸控板的美好。
背鍵
其實兩款設計我都不是很喜歡,Ally 太小,SD 太硬太難按(還特別買背鍵貼),不過有總
比沒有好,多比少好,SD 這邊我會更喜歡一點,畢竟按鍵多可玩性就更高,尤其是在玩
串流 Moonlight 我要使用許多組合鍵查看連線狀態、中斷連線,這時候 SD 的價值就發
揮出來了。
比沒有好,多比少好,SD 這邊我會更喜歡一點,畢竟按鍵多可玩性就更高,尤其是在玩
串流 Moonlight 我要使用許多組合鍵查看連線狀態、中斷連線,這時候 SD 的價值就發
揮出來了。
螢幕
SD 發色更好,尤其是玩文字遊戲 CG,Ally 也不差,但 SD 整體大概贏 20% ,相反螢幕
更新率,Ally 全面獲勝,120HZ 絲滑,雖然在小螢幕上體驗不如大螢幕明顯,我也可以
理解為什麼 V 社設定 90HZ 這個甜蜜點,在能耗方面對於掌機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更新率,Ally 全面獲勝,120HZ 絲滑,雖然在小螢幕上體驗不如大螢幕明顯,我也可以
理解為什麼 V 社設定 90HZ 這個甜蜜點,在能耗方面對於掌機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SD 特有的 Oled PWM 頻閃也保留了下來,對於長時間使用確實有比較累眼,有這方面疑
慮只能選 LCD 的掌機了。
SD 的峰值亮度在室外使全面贏過 Ally 的,如果常常在戶外使用其實 SD 也是可以考慮
的,SD 也有獨立的光源感應器,對於我這種懶得調整亮度的人來說是一個福音,SD 滿適
合隨走隨用,Ally 就比較適合定點亮度長時間遊玩。
的,SD 也有獨立的光源感應器,對於我這種懶得調整亮度的人來說是一個福音,SD 滿適
合隨走隨用,Ally 就比較適合定點亮度長時間遊玩。
喇叭
Ally喇叭很大聲,但也就大聲,音質我覺得有好一點,但也沒多好就是。
SD 就是聽個響。
續航
續航部分其實是 Ally 比較好,這個標準是用同樣都是 Steam OS 系統下做比較,Ally
可以遊玩時間如果設定的與 SD 相同,但 SD 只能跑 60HZ Ally 可以跑 120HZ 這樣差距
就出來了,更別提 Ally 如果限制在 60HZ 甚至是30HZ 遊玩輕度遊戲隨便都是 8.9 小時
起跳,續航非常可怕,相反 SD 要做到同樣續航只能限制 30.40 HZ ,且還要調整頻率。
遊玩文字遊戲下-
就出來了,更別提 Ally 如果限制在 60HZ 甚至是30HZ 遊玩輕度遊戲隨便都是 8.9 小時
起跳,續航非常可怕,相反 SD 要做到同樣續航只能限制 30.40 HZ ,且還要調整頻率。
遊玩文字遊戲下-
最低整機功耗 Ally 約 8W-9W 、 SD約 5W-6W
系統
SD 更為勝出。 Steam OS 針對掌機設計友好度真的很高,全搖桿操作和隨時呼叫的快速
清單,相比 Ally 切換清單有時還會出現 Win 桌面的割裂感,和微軟的更新讓 Ally 整
體體驗使用沒 SD 好,這兩天有幫 Ally 裝上 Bazzite 使用體驗大幅上升不只一個檔次
,幾乎有跟 SD 有 87% 像的體驗,也可以隨時調整功耗,連針對特定遊戲的內建設定檔
都可以使用,用的實在很舒服,除了昨天我玩 Hades 設定功耗太低有當機的狀況,調整
功耗後就正常遊玩,比較建議平時使用 13W 就可以流暢玩許多遊戲,不夠在考慮往上調
整。
清單,相比 Ally 切換清單有時還會出現 Win 桌面的割裂感,和微軟的更新讓 Ally 整
體體驗使用沒 SD 好,這兩天有幫 Ally 裝上 Bazzite 使用體驗大幅上升不只一個檔次
,幾乎有跟 SD 有 87% 像的體驗,也可以隨時調整功耗,連針對特定遊戲的內建設定檔
都可以使用,用的實在很舒服,除了昨天我玩 Hades 設定功耗太低有當機的狀況,調整
功耗後就正常遊玩,比較建議平時使用 13W 就可以流暢玩許多遊戲,不夠在考慮往上調
整。
但如果使重度 XGP 用戶,還是只能乖乖使用 Win ,目前還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或
是只能走 Moonlight 串流。
心得
其實都入手過後,兩台機子都有各自優點,SD 開箱即用整體體驗很好,加上社群對 SD
開發滿滿的愛,可以修改各種開機動畫、各種有趣插件真的很好玩,如果不想搞一堆有的
沒的,也可以登入->下載->遊玩,直接無腦開玩,對於不想動手或是手邊沒有其他高效
PC 的人來說"輕用戶"我是比較推薦 SD 的。
遊玩內容有大量滑鼠操作遊戲,對手把支援不友好的,也推薦 SD 。
相反,常玩動作遊戲,動手能力高的、預算有到的,很推薦 Ally 改 SteamOS 雙系統方
案,在遊玩手把支援度高的遊戲下 Ally 整體使用體驗會更舒服,不舒服的大概只有荷包
。゚ヽ(゚′Д`)ノ ゚。
案,在遊玩手把支援度高的遊戲下 Ally 整體使用體驗會更舒服,不舒服的大概只有荷包
。゚ヽ(゚′Д`)ノ ゚。
SteamOS 3.0 在掌機上是最偉大的系統,讓我向 G胖、V社 致上最高敬意,可以看得出整
個遊戲社群的愛和熱情,很推薦每個人有機會都可以玩看看
(  ̄□ ̄)/ 敬禮!! <( ̄ㄧ ̄ ) <( ̄ㄧ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5.133.169 (臺灣)
※ 作者: amazingreg 2025-02-04 14:24:35
※ 文章代碼(AID): #1deRAbKA (Steam)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eam/M.1738650277.A.50A.html
※ 編輯: amazingreg (114.35.133.169 臺灣), 02/04/2025 14:31:05
--
→ : 心得,聽GG一句,掌上型電腦一台都別買,有錢請去買顯示1F 02/04 14:29
→ : 卡,PS5,或是小主機
→ : 卡,PS5,或是小主機
推 : 入手deck後 過年每天都玩四小時以上3F 02/04 14:39
→ : 樓上這三個東西是能帶出門玩?4F 02/04 14:39
推 : 推分享5F 02/04 14:43
→ : gg的推文看看就好 有時候有點建議 但大部分時候都...6F 02/04 14:48
→ : 2025AMD會更新全線CPU 從9950X到掌上型Z系列都有 可以期待
→ : 2025AMD會更新全線CPU 從9950X到掌上型Z系列都有 可以期待
![[圖]](https://i.imgur.com/MhwdWAwh.jpeg)
推 : 推分享10F 02/04 14:54
推 : 在床上玩當然不會選掌機,趴著躺著都維持不久,還11F 02/04 15:06
→ : 不如躺著iPad遠端桌機+xbox搖桿,要多爽有多爽,要
→ : 畫質有畫質,要音質也有音質,玩累了連搖桿都不用
→ : 收直接睡
→ : 不如躺著iPad遠端桌機+xbox搖桿,要多爽有多爽,要
→ : 畫質有畫質,要音質也有音質,玩累了連搖桿都不用
→ : 收直接睡
→ : 其實掌機可以玩的場合真的不多 1F說的其實沒錯15F 02/04 15:16
推 : 剛出嚐鮮跟風還行,現在還買就有點...16F 02/04 15:16
→ : 除了旅遊根本沒有時間可以給你邊玩邊打 床上玩方案多的是17F 02/04 15:18
推 : 自己沒有使用情境不要覺得好像全世界都沒有好嗎18F 02/04 15:49
推 : 我有試過ipad pro+遠端,玩起來沒有掌機爽就是,ally開機19F 02/04 15:50
→ : 都有人閒久了,ipad還要連遠端會很消火
→ : 都有人閒久了,ipad還要連遠端會很消火
推 : 我傾向掌機的定位是PC跟主機的延伸,而不是替代品21F 02/04 15:51
→ : 以目前的情況 會想要買掌機的需求和顯卡就完全不同了 除非22F 02/04 15:57
→ : 是那種還發文問需不需要買的消費者 還不確定自己的需求
→ : 是那種還發文問需不需要買的消費者 還不確定自己的需求
推 : 家裡主機跟筆電給親戚了 用deck輕量完美替代24F 02/04 15:58
推 : 如果可以用pad遠端 代表你有主機可以用主機打
推 : 如果可以用pad遠端 代表你有主機可以用主機打
推 : 我是不覺得還要架床邊桌用IPAD遠端會比用掌機方便啦,掌26F 02/04 16:06
→ : 機還能邊育兒邊玩
推 : http://i.imgur.com/cmmNvuj.jpg
→ : 會買這種偏門產品的除了嚐鮮外早就想好要怎麼用了
→ : 機還能邊育兒邊玩
推 : http://i.imgur.com/cmmNvuj.jpg
→ : 會買這種偏門產品的除了嚐鮮外早就想好要怎麼用了
![[圖]](https://i.imgur.com/cmmNvujh.jpeg)
→ : 我SD大部分拿來moonlight電腦 挺好用的30F 02/04 16:19
推 : 掌機還有一個好處,平常不用PC的女友被YT燒到一些小遊戲31F 02/04 16:28
→ : 或是雙人遊戲時,就派的上場
→ : 或是雙人遊戲時,就派的上場
推 : SD OLED 開 10W大部分遊戲都是3小時+, 性能要看遊戲33F 02/04 16:38
→ : , 大部分可以35-45fps, 這對於掌機是夠了, 不過Ally
→ : X搭配Lossless Scale就可以長續航又60fps+
→ : , 大部分可以35-45fps, 這對於掌機是夠了, 不過Ally
→ : X搭配Lossless Scale就可以長續航又60fps+
→ : 剛好借題問 99%都是接monitor玩 這樣買ally OK嗎?36F 02/04 17:17
→ : 你的ok是指哪方面 和什麼比? 如果根本幾乎不會移動甚至連家37F 02/04 17:21
→ : 裡固定坐在桌前用PC不會東躺西晃馬桶上繼續打遊戲 可以不用
→ : 裡固定坐在桌前用PC不會東躺西晃馬桶上繼續打遊戲 可以不用
→ : 99%可能大部分只會推薦筆電吧? 除非是會買外接顯卡39F 02/04 17:27
→ : 的人 1%可能是常去旅館、做飛機
→ : 的人 1%可能是常去旅館、做飛機
推 : 只要loseless scale支援SteamOS SD就起飛了41F 02/04 17:28
→ : 如果網路和充電孔充足的情況下 會建議買台掌機 還是買42F 02/04 17:52
→ : 台電腦外出時遠端 在家畫質有2K 在外跑得順就好了 現
→ : 在出門工作已經揹一台公一台私電腦了
→ : 台電腦外出時遠端 在家畫質有2K 在外跑得順就好了 現
→ : 在出門工作已經揹一台公一台私電腦了
→ : 在外網路確定充足,串流不覺得用延遲,家裡固網上45F 02/04 18:06
→ : 傳有達到想要的標準,那串流也可能是好選擇,尤其
→ : 身上已經要背兩台了
→ : 傳有達到想要的標準,那串流也可能是好選擇,尤其
→ : 身上已經要背兩台了
→ : 延遲可以接受串流是很好的選擇,以串流來說SD最省電48F 02/04 18:10
推 : 床上你怎麼用ipad遠端 ipad要放哪?49F 02/04 18:33
→ : pc和掌機又不衝突 掌機就是pc的延伸
→ : pc和掌機又不衝突 掌機就是pc的延伸
推 : 想請問steam deck 可以玩活俠傳嗎51F 02/04 18:35
推 : 我比較喜歡SD。ally x沒有觸控板、不能隨開隨玩,而且52F 02/04 18:43
→ : 也比較重。真的要追求畫質效能,根本不會用掌機
→ : 也比較重。真的要追求畫質效能,根本不會用掌機
推 : steamdeck玩活俠超適合,超省電54F 02/04 18:57
推 : 我算嚐鮮的人 根本不常玩 所以買SD55F 02/04 19:01
→ : 對我來說比較有收藏價值(?
→ : 對我來說比較有收藏價值(?
推 : Steamdeck玩爆了 唯一推57F 02/04 19:55
推 : 掌機很適合不能一直在電視與電腦前常坐的族群,就像我58F 02/04 20:45
→ : 有掌機也有電腦,在家不要串流到外頭還有掌機玩,真影
→ : 音需求時就拿iPad pro M4 出來。總之錢都是各自的,量
→ : 力而為因需求而買就好。
→ : 有掌機也有電腦,在家不要串流到外頭還有掌機玩,真影
→ : 音需求時就拿iPad pro M4 出來。總之錢都是各自的,量
→ : 力而為因需求而買就好。
推 : Ally玩遊戲超猛62F 02/04 21:00
推 : 小觸控板或滑鼠/軌跡球用藍牙連接Ally也是個考慮方向63F 02/04 21:39
推 : 兩萬六也太貴64F 02/04 21:41
→ : Windows環境還是比較泛用65F 02/04 21:41
推 : gg的廢話都不能聽 有本事你gg出來回一篇 每個deck推文都有66F 02/04 22:12
→ : 你
→ : 你
![[圖]](https://i.imgur.com/buszPZzh.jpeg)
--
※ 看板: Games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0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