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FOREX
作者 標題 美元變廢紙?美國拒絕36兆債務
時間 2025-08-18 Mon. 16:30:33
36兆美元債務
商人最怕資金鏈斷裂,而資金鏈斷裂的元兇就是債務負擔過大。對國家來說,道理是相通的:每年的預算赤字過高,累積下來,總會在某一年被債務拖垮。例如美國,截至2025年1月份,政府債務總額高達36.22兆美元,創出歷史新高。這導緻美國政府必須每年拿出9,800萬美元的資金來支付龐大債務的利息。作為比較,美國2024年的軍費規模僅8,800萬美元,比債務利息還低,但這8,800萬美元卻奠定了美國全球軍事霸主的地位。由此可見,美國債務負擔已經大到難以為繼的地步,美國白宮經常因為預算資金不足問題而關門。
![[圖]](https://i4.disp.cc/u/p/1ZeF/YWIyNWYxYjg.png)
如果美國耍賴,覺得這36兆美元債務負擔過重,不想還了。以美國總統川普的性格作風,可能他會覺得,憑藉美國的軍事霸權,錢不還了別國也照樣不敢輕舉妄動。個別不服氣的,就殺雞儆猴,震懾其他。
結果真的會是這樣嗎?
如果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那麼貨幣就是金融的血液。當美國政府宣布36兆美元債務不再償還時,美元的信用將瞬間崩塌,由強勢美元催生的美國金融體係也將隨之灰飛煙滅。我們平時耳熟能詳的跨國銀行,諸如花旗、富國、摩根,會在消息公佈的當天遭遇史詩級擠兌。手握美鈔的美國人和外國人,上到精英大亨,下到小商販小白領,都會迫不及待的將手里美元換成黃金、白銀、歐元等等。晚一分鐘,就意味著資產規模打對折。一天過後,美元將變成廢紙,美債殖利率將暴漲至天際。你問為什麼美債殖利率會暴漲?因為他代表美國政府再次貸款的成本。都已經宣布36萬億債務不還了,變成了美國版的“老賴”,再次貸款的成本肯定會突破天際。
對全球來說,受衝擊最大的是大量持有美債的國家。
根據美國財政部5月發布的數據,持有美債最多的國家是日本,達到1.135兆美元,而這個數字每年都在成長,可見日本對美國債務償還能力的信任。排名第二的是英國,總額8094億美元,也是每月遞增。排名第三的是中國,總額7563億美元。再往後分別為開曼群島、加拿大、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愛爾蘭、瑞士等。
顯而易見,如果美國宣布不再償還36兆美元債務,日本的1.135兆美元和英國的8,094億美元都將血本無歸。比較來看,日本2024年GDP總額約4兆美元,英國GDP總額3.6兆美元,兩者都將損失年度GDP總額25%左右的收益。從數字上看,25%的損失,好像不會傷筋動骨。但是,這25%的損失是突然出現,日本和英國政府的年度預算肯定無法消化。兩國股市、本國貨幣、銀行體係都將遭受嚴重衝擊。
![[圖]](https://i4.disp.cc/u/p/1ZeF/ZGYxNDQzMzg.png)
面對美國的耍賴,英國和日本會如何反應?忍氣吞聲還是群起而攻之?從以往兩國的行事風格來看,想盡辦法對美國進行救助的可能性最大。
正如希臘債務危機期間,英國作為協調紓困國一樣,在希臘還不起債務的情況下,英國為希臘政府擔保了1000億歐元,助其脫困。日本雖然GDP總額排名全球前五,但其經濟發展嚴重依賴美國,所以在後者拒絕償還債務後,忍氣吞聲的機率較高。
或許有人會說:美國身為超級大國,根本不可能抵賴掉36兆美元債務,畢竟美國一年的GDP總額就高達29兆美元,不到兩年就能還清所有債務。況且,美國總統川普雖然表面看起來不太可靠,但內力是商人思維,精明的很。自從川普上台之後,美國的債務規模一直在減少。他本人也致力於“開源節流”,減少美國的赤字和債務。
上述觀點沒有錯,美國絕對不會貿然抵賴債務。但是,讀者朋友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川普一直批評聯準會和鮑威爾,並暗示鮑威爾將基準利率從4.25~4.5%降低至1%?表面原因是降低政府利息負擔和推動房地產業發展。但是,更深層的原因,會不會是透過降息驅動美元貶值,引導聯準會開動印鈔機,以美元貶值的方式對沖掉龐大的債務規模呢?這算不算變相的耍賴抵債呢?
不知道聰明的讀者如何看待這一問題,歡迎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免責條款、特別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內容僅代表分析師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操作建議。請勿將本報告視為唯一參考依據。在不同時期,分析師的觀點可能會發生變化,更新內容不會另行通知。
ATFX是業界領先的金融科技經紀商,業務分佈在全球24個地點,並持有9個監管機構頒發的牌照,包括英國FCA、澳洲ASIC、塞浦路斯CySEC、阿聯酋SCA、中國香港SFC、南非FSCA、毛里求斯FSC、塞席爾FSA和柬埔寨SERC。憑藉對客戶需求、創新技術和嚴格的監管合規性的高度承諾,ATFX為全球客戶提供卓越的交易體驗。
--
※ 作者: ATFX 時間: 2025-08-18 16:30:39 (馬來西亞)
※ 看板: FOREX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6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