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athThinking
作者 標題 張海潮教授演講心得
時間 2011年04月12日 Tue. PM 09:55:49
英語101 廖藝玲
在我小學的時候,學校所教的數學並非是建構式數學,雖然建構式數學這個名詞對於我來說並不陌生,但是我卻不熟悉其中的內容及意義。以往我總是聽著國、高中甚至是補習班的數學老師們述說著建構式數學是如何的使我們下一代學生的數學能力退化,而當時對於建構式數學內涵懵懵懂懂的我也一味的覺得建構式數學一點可取之處都沒有,也想不透為什麼教育單位一直鼓吹學校使用此種方式來教數學。然而,在聽完張教授的演講之後,我對於建構式數學有進一步的了解,另外,對於這整件事情我也比較能從不同於以往的觀點來看待。
原本建構式數學的出發點是好的,其所希望的是讓學生透過自身的經驗來逐步地建構起知識,而非是讓學生一味的背公式、背計算方法及答案抑或是由老師告訴學生答案,然而,我覺得台灣的教育常常是想要取他國教學經驗之精華且應用到本國的教學上,但在這過程中卻沒有好好的評估規劃以及做適度的調整,而建構式數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實,台灣學生本身的數學應算能力就不錯,但是為了要迎合教育政策的改變,被禁止使用九九乘法表及直式計算的學生們雖然在計算時依然是使用這些方式,但最後在紙張上卻又寫出建構式數學的算式以迎合當時教育政策下的狀況。
事實上這樣一個本末倒置的教育政策不僅不會讓學生受益,反倒是會讓學生無所適從!我認為如果建構式數學的實施要成功,台灣的這些想要進行教育改革的學者們,不可以只是光吸取國外的教學精華而不將所要應用的東西先對照一下本國情況之後,將所習得的東西稍做調整變化以符合本國學生學習的狀況,(例如:使國小一、二年級學生學習建構式數學,之後在以漸進式的方式使二年級以後的學生慢慢使用九九乘法表、直式計算等方式。)如此一來,我們的學生才不會覺得類似的教育改革制度是越改越幫倒忙!
--
※ 作者: MID 時間: 2011-04-12 21:55:49 來自: 36.152.mdorm.ntnu.edu.tw
※ 編輯: MID 時間: 2011-04-12 21:56:32 來自: 36.152.mdorm.ntnu.edu.tw
※ 看板: MathThinking 文章推薦值: 2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622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