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MathThinking
作者 jacklynlin (羽)
標題 [心得]洪萬生老師演講心得
時間 2011年05月04日 Wed. PM 03:05:42


   老師上課時也說:數學和文學是兩種極端的形式。從古至今,很少有人把數學跟文學做連結。這點甚至連在普通學科上面都有所反應。很多人只要文科好、數理科就不行;數理好,文科就偏弱。我自己就是這樣一個學生,明明也不是討厭數學,但是平常國文英文只要有唸、有準備成績就不會太差,可是只要碰上數學,就算已經念了好幾個星期、好幾個晚上,考試的時候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有關於推廣數學的相關創作真的越來越多。還記得在我小學的時候,就陸陸續續有一些相關故事書出版,不論是運用數學題串聯一些偵探小故事、抑或透過生活中的數學做一些相關介紹,無非是希望能夠讓人覺得數學很平易近人、不再是那樣令人望而生卻的。不過在我印象中,那個時期仍然世運用較為單純的文字、而且還是以介紹為主。
    但是這幾年來,數學跟文學的結合似乎有了一個相當大的轉變。數學的表達方式變得越來越文學、顯示的內容越來越詩意。原本敘述性的文字漸漸多了譬喻、擬人,讓原本兩個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領域開始有了溝通的橋樑。文學作品的創作大多是以抒發作者的心思、想法,或者是故事的呈現。在數學跟文學比較沒有連結的時候,文學有屬於文學的單調。因為同樣題材創作的人實在太多了。就算有什麼想要寫的,可能哪天在書海中翻翻,就發現自己的點子已經先一步被人家用走了。可是當數學的元素添加進了文學之後,就像是一種化學變化一樣,文學創作多了一更多的腦力激盪。
    比方說偵探小說,不再只是偏重於犯人犯罪的動機,或者是神奇的手法,數學讓這些故事多了合理性、邏輯性,有了這些元素,讓人閱讀時感到刺激和緊張。記得之前看《嫌犯X的獻身》,不但有故事性,又因為主角可說是個數學家,所以在很多細節的推敲、論辯還有規劃上都很仔細,讓人越看越想知道後續的發展是什麼,捨不得把思緒從這上面轉移。
    還有致力於將數學普及推廣的數學小說作家——小川洋子在博士熱愛的算式中提及:我希望可以呈現數字的永恆與人類的有限的對比。人類與永恆數字抗衡的短暫光芒,都凝聚在這八十分鐘內。正因為只有八十分鐘,所以,三個人相處的每個瞬間都顯得十分珍貴。透過數學的連結把生命就這樣帶入,透過文字把數學這樣好像很冷冰的存在帶入感情。
    在這次演講中,老師還介紹了很多相關的著作,有很多都是我想看但是都還沒有機會去翻閱的,好比說"爺爺的證明題:上帝存在嗎?"、"質數的孤獨"等等。在講數學小說的時候老師還提了一個很有趣的點,不同國家翻譯出版的小說,封面的風格都不盡相同,想要強調的重點也都不太一樣,這點一直讓我印象深刻!
    還記得演講的時候老師說,看數學小說看不懂的也沒關係,挑自己看得懂得部分看過就好。
    透過一種純欣賞而非壓迫的角度,數學也可以很文學!

499201019 國一甲 林芝宇

--
※ 作者: jacklynlin 時間: 2011-05-04 15:05:42 來自: 140.122.44.189
※ 編輯: jacklynlin 時間: 2011-05-04 15:06:32 來自: 140.122.44.189
※ 看板: MathThinking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423 
1樓 時間: 2011-05-18 11:56:24 (台灣)
  05-18 11:56 TW
已登記繳交~
e)編輯 d)刪除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