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Knuckles_note
作者 Knuckles (站長 那克斯)
標題 電信所 通訊系統組 考試心得
時間 2012年08月22日 Wed. PM 02:29:45


很久以前寫給元智通訊學弟妹的準備考試心得


通訊系統組(準備科目:通訊系統、工程機率、電機線代)

  先講一下我自己的狀況,我是在93年升大四的暑假才開始準備考試,也是那時
候才跑去報名數位學堂,因為跟同學比起來以經晚很多了,所以七月時超拼的,
白天待圖館唸書,晚上去補習,幾乎天天這樣,很快就把機率補完了。當時覺得
這樣其實還挺快的,就鬆懈了,沒想到一放鬆就混掉了大半個月,開學後必需顧
及學校的課業,又有一些事情放不下忙這個忙那個的,結果補完通訊跟線代時已
經年底了,該做的題目做不到一半,雖然大致上是唸完一遍,但前面也忘光了。

  直到寒假時決定重考,利用半年把一些想做的事情了結,再開始全心全意的準
備考試,所以第二年我是從94年升大五的暑假結束時才繼續,這段時間因為不用
再補習了,也不用修課,時間比較好掌控,是我覺得最有效果的時間,到年底已
經把題目都做完一遍以上,也完成了自己的筆記。但還是覺得很不安心,只有剛
唸過的東西比較有把握。

  結果寒假時圖書館關了很久(換新館+年假),結果沒圖書館我就完全不能唸書
,覺得自己完蛋了。直到數位學堂的通訊題庫班開課才開始趕著做題庫班的題目
,好不容易補完時以經二月底,接近清交考試了,但是題庫班的題目還沒有算完
,只好不管了,直接開始做每一間學校的考古題。接著就是不停的做考古題,然
後去考試,直到最後一間考完。

◆ 時間分配

  因為這是一場長期奮戰,如果一開始超拼,容易一下子就疲乏,我第一年就是
這樣。「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恆。」所以重考那年一開始我先以正常作息為目
標,維持每天早上八點到圖書館,待到下午五點就走了,晚上11點左右就睡了,
讓自己在圖書館的時間能一直保待充份的精神(我幾乎不在圖書館睡覺的),一直
到11月覺得有點來不及了才開始待到晚上,不過也很少超過九點。所以是愈接近
考試,準備的時間愈多,到考試前才是最拼的時候。

  對於系統組來說,準備三科其實真的不多,相對的要考贏別人就需要唸的更熟
,只唸一遍就上場一定會死的很慘。所以我認為準備期間要花個一年,最好是大
三的寒假開始,有補習的話在升大四的暑假結束前要補完。大四上學期的期間(
考前半年)就一直做題目、做筆記,寒假時補個通訊題庫班,接著就一直做各校的
歷屆考題直到考試。

  如果是升大三時想開始準備的話,建議先去補機率,機率不好的話通訊系統會
學得很辛苦。到了大三時黃正光的通訊系統認真上,會很有幫助。大三的寒假可
以補線代,因為三下的數位通訊會用到一些線代的觀念。升大四的暑假再去補通
訊系統,當作複習以及補充學校沒教到的部份,而且通訊系統很多東西偏記憶,
太早補也沒用。

  附帶一提,我覺得我花在通訊系統的時間比工數多很多,但是每間考出來都是
工數比通訊高很多。這也是因為工數實在沒什麼內容,把題目多做做就好了,而
且通訊所的工數似乎都喜歡出的偏簡單。

◆ 補習

  其實我覺得補習不是很重要的事情,補習只是讓你入門,讓你可以初步了解這
個科目,但一定要靠做題目才能提升實力,所以補習這件事最好盡早解決掉,把
後面的時間都用來做題目。

  但要注意絕對不可以一堂一堂的把他聽完就好,每聽一堂一定要把那個部份搞
懂,講到的題目自己算一遍,最好自己再多算幾題,然後才能去聽下一堂,否則
最後一定忘光光,有補跟沒補一樣。

  這也是我選擇數位學堂的原因,我可以確保自己有唸完才去聽下一堂。順帶一
提,很多人批評數位的鏡頭會亂轉,但我覺得只有在老師寫黑板的時候比較嚴重
,所以我都是直接跳到老師開始講的地方暫停來抄,這一面講完移到下一面的時
候再暫停抄。補數位也有個好處就是可以避免要邊聽邊抄。

  至於要補誰的好,我只補那三科都是高成(丁豪)的,通訊跟機率推薦補他的就
夠了,但電機線代後來做題目才覺得實在不太夠,所以去借了高成的工數矩陣講
義來看,但這一科還是常做到沒聽過的東西,所以不太推薦。還有通訊的題庫班
一定要去上,有些跨章節的東西他會留到題庫班才講,而且今年他開始花一半的
時間在帶大家做各校考古題,自己做過再去聽他講會非常有用。

◆ 做題目

  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了,就像任何比賽都要經過大量的練習,考試也需要做大
量的題目,算是一種考試的訓練吧。我做題目的歷程為:前半年補習時除了上課
講到的,自己也多做了一些題目。補通訊時因為題目比較少,所以幾乎是邊補就
邊把題目全做完了。工數的題目很多,就不用堅持一定要全寫完,可以先寫單數
題或比較簡單的題目。

  後半年就是把剩下的題目全部做完,這時候應該很多地方也忘光了,再回頭把
不熟的地方重做一遍,就這樣一直重覆。直到寒假領了題庫班的教材,這時候就
改成先把題目做完再去上課,這樣的效果更好,這時候也開始要做全範圍的題目
,剛開始會有點痛苦就是了。到了考試前就印一堆各校考古題,用早上的時間限
制時間寫完工數跟通訊,下午對答案,看看哪裡不熟再去唸一唸。

  做題目的要領,大家都知道不可以直接看解答,但常常會忍不住。為了避免自
己看到答案,我會先用紙片把答案蓋住,而且自己做出來的題目跟看了解答才會
的題目標上不同的記號,看了解答才會的題目要等到做過一輪回來後再做一次,
直到變成可以自己做出來的題目為止。

  當遇到不會的題目要什麼時候才能看解答呢?補習班老師是建議想不出來就先
做下一題,過幾天再回來繼續想,但我沒辦法做到這樣,我一定要完成一題才能
開始下一題。我的方法是先把題目給的條件列一列,想想是不是需要用到什麼定
理,把相關定理也寫出來,能推出什麼東西盡量試試,反正一定要動到筆,絕對
不是腦筋轉一轉就覺得自己不會了。如果還是不知道怎麼寫的話就開始分析問題
所在,是不是哪句話的意思不明白,或哪個專有名詞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或好像
少了什麼條件,總之一定要具體的找出卡住的關鍵。直到可以試的方法都一一試
過了還是不行才看解答,看懂了以後記得把剛剛做不出來的原因寫在旁邊,以後
回頭做這題時再看看自己有沒有解決了這個原因。

  至於看了解答,查了書,想半天還是不懂,或是太複雜覺得超出能力範圍的題
目,就暫時放下,等以後實力強一點時有興趣再來看看,或是就再也不管他了也
沒關係。考試時通常都會有幾題很難的題目,這些題目其實不做也沒關係,因為
大家都不會,在考場時也沒時間研究,把其他基本題做對就能上榜了。

◆ 筆記

  補習、做題目這些事情大家都會,但要比別人強的話,就是要做自己整理的筆
記。如果有去補丁豪的課,他也會再三的強調要做重點筆記,尤其是通訊系統很
多東西需要記憶,每個部份要整理成一張A4紙。但我試了一陣子後覺得,一來我
很難決定什麼才是重點,而且如果只有寫結果,過一段時間後再看會因為想不起
來推導過程,還是得找出課本來看。所以我的方法是把所有的東西都寫下來,也
就是講義上有、我有看懂的東西,我幾乎都會寫上去。

  記憶的東西過一段時間一定會忘,所以要把筆記當做是自己腦袋的輔助記憶體
,把需要記得的東西寫下來,隨時帶在身上,當腦袋裡的東西不見時再拿出筆記
來補回去。所以筆記要儘量做的與自己的思考邏輯相似,而不是照課本講義上的
抄,最好能做到一目了然,也就是再完全忘記時一打開看就能一下子想起來。我
會喜歡把同一件事情都寫在同一面,把過於死板的公式推導在旁邊加上中文敘述
,並且儘量的畫圖,以及用各種色彩來區別不同的東西。

  筆記的重要性要在最後關頭才看的出來。當考前在做全範圍題目的時候,總不
可能把所有科目的講義都帶在身邊,如果有東西忘了一下子沒得查也是很難過的
。我記得我最後在寫考古題時,幾乎什麼問題都可以在筆記上查到,別人來問我
什麼問題的話,我也可以直接翻筆記給他看。到了考試當天,就只要帶自己的筆
記去,考前拿來翻一翻就夠了,這時候看到帶一堆講義去看的人就會感到很安心


◆ 信心

  我覺得有信心也是很重要的,有信心的話,考前比較不會慌,考試時也比較不
會失常。簡單的題目寫完不會疑神疑鬼,看到很難的題目會相信其他人一定也都
不會寫。否則的話,可能考一科就崩潰了,下一科當然也考不好。要如何做到有
信心呢,就是別人有做的努力,自己也都有做,甚至更多。所以有些人問須不須
要補習,如果你不補會覺得好像少知道什麼東西的話,乾脆就去補一下吧,只是
為了增加信心也好。同樣的,天天都有去圖書館、把題目都做完、寫出一份精美
的筆記、考前做那間學校的考古題之類的事情也都是為了增加信心。到了考試那
段時間,心情的因素真的影響很大,實力倒是其次。

--
※ 作者: Knuckles 時間: 2012-08-22 14:29:45
※ 編輯: Knuckles 時間: 2012-08-22 14:35:49
※ 看板: KnucklesNote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5853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Kevquni 說讚!
2樓 時間: 2012-09-10 21:22:44 (台灣)
  09-10 21:22 TW
我也是找的很沮喪 私立上來的幾乎沒人要收 囧 
後來是剛好有新老師剛來還沒學生就被我跟到了
3樓 時間: 2015-01-25 21:30:01 (台灣)
  01-25 21:30 TW
非常感謝站長提供筆記 太謝謝你了
e)編輯 d)刪除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